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2018-05-18 15:18:47)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图片

杂谈



夜宿清华镇。早早起来往婺源北线进发。

婺源之所以美,就是山青水秀树婀娜,我又开始开开停停模式了。


板凳桥可谓是婺源的一大亮点,简单直接,随便往哪一放,美景就出来了...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这些就是传说中的扶风弱柳了吧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水色山光,美景如画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还有婺源春天的永恒主角--油菜花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印象中这是沱口村附近,几套联排徽式大宅,气派十足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主人家还没起床呢。照几张门罩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路边还能看到这样的牌坊门,四柱三间五楼,估计里面应该是宗祠。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紧锁的大门让我只好把注意力放在门罩砖雕上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这张图看出什么了?原来,这貌似很不起眼的白灰下面,竟然是精美异常的砖雕图案。这也是老百姓在特殊时期不得已采取的非常手段,令人唏嘘。清理出来这个牌坊门绝对是杠杠的。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博风板有美丽花鸟彩绘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羊和鹿砖雕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屋脊翘角的鳌鱼造型栩栩如生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从清华镇出来开了十二三公里,就到达浙源乡凤山村。

凤山村,是婺源县浙源乡政府所在地,该村历史悠久,建村至今已有1100余年。凤山村是一个查姓聚居的村子,全村2000余人绝大部分为姓查,已被国家住建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查姓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了,毕竟是一个小姓,全国查姓人口加起来不足七十万,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三省。婺源的查姓,本来应该归入安徽的。安徽泾县的查济古村,可能是查姓人最集中的地方了吧,印象中应该有万人。说起查姓名人,大家可能都是一头雾水。但是我要是问您听过金庸这个名字吗,相信您一定不会陌生了,那好吧,这里就是金庸的祖居地。

金庸,本名査良镛,浙江海宁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海宁查氏先祖查喻,正是凤山查氏十七世祖。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因避兵乱,查喻从江西婺源迁居至海宁袁花,以儒为业耕读传家,在此开枝散叶,并不断兴旺发达起来,海宁查氏可谓科甲鼎盛、颇负时望,以“名臣”和“文苑”著称,卓有成就并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表兄,也是查姓后人,据此说来徐志摩的母亲应该姓查了。

始居婺源的查氏,是南唐工部尚书查文徽之弟查文徵(,音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也是的繁体字)。查氏建居凤山后,族人尊崇迁婺始祖查文徵创“山房道院,立下“教诲尔子,以毂似之的重教祖训,十分崇尚读书。自查喻迁居后,婺源查氏发展缓慢,当官者不多,一直默默无闻。但其后裔崇尚文风,多数从商,在商界十分活跃,一直是徽商中一支重要力量,故查氏后裔旅居海外侨胞众多。也因从商多且多有成就,凤山村历来富庶,很多在外经商者赚了钱都会回家乡兴建房屋、光宗耀祖,所以村内尚保存有不少明清房屋建筑。


这就是凤山村给我的第一印象,难怪被称为风水宝地啊。村子处在山峦之间的狭长平原地带,中间有小河流过,后面峰峦叠翠,景致迷人。村口傲然矗立的这座宝塔更是我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龙天塔,矗立于凤山村头小溪旁。该塔始建于宋,后毁,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18)重建。相传当时凤山多火灾,村人恐慌,为此,村中派出德高望重族长到高湖山求问于高僧(古徽州有名的藏经讲学之地)。高僧仔细察看了全村地形地貌,建议在村口修建宝塔。根据龙的水性和龙凤呈祥之意,将宝塔称为“龙天宝塔,将村子更名为“凤山村”。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六面七层,高30余米

凤山龙天宝塔现为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婺源境内唯一的一座古塔。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顶部为铁质塔刹,上端有相轮和宝瓶。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塔基座为石砌,底层开一拱券门,有四级青石台阶可上。可惜没开放。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层层出檐,逐层收分。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出檐部分细节。戗角处下方挂有铁铃。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龙天塔周边是一片平地,没有乱搭乱建,才得以保存如此胜景,点个赞!

这片是新村了。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塔边河道中建有小水坝,上有碇步桥。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开到凤山村中心的石拱桥上看到的两岸美景。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是不是也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呢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到河另一边继续欣赏龙天塔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村子中心的石拱桥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下游处景观。真正的美就是360度无死角啊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板凳桥通向“查记酒坊”。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驱车往乡政府。
乡政府边上,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凤山村查氏宗祠。可惜没开放,俺只能在外面跳。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查氏宗祠,又称孝义祠,是由时任徽州知府题名,始建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查氏宗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地面铺以青石,进深33.9米,面阔22.2米,现存享堂、后天井、寝堂等三部分,占地750余平方米。现在看到的这个五凤门楼仪门是查氏族人2016年重新修建的,虽然工艺各方面看起来不能与以前的古建相比,但宗祠总算是结构完整了。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网上找来的享堂图片。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俗话说,凤山村有三样宝:鱼塘、古塔、西门井。古塔就是之前看过的龙天宝塔。鱼塘也在乡政府大院内,可惜当时我并不知晓,错过了。有介绍说,鱼塘用大片清石板雕砌而成,鱼塘边有棵千年桂花树,树粗枝茂,花香四溢,神奇的是朝鱼塘一边开黄色桂花,另一开白色桂花,属金银树。后人便于观鱼赏月,在鱼塘边建有观鱼台,观鱼台走廊用13片帘门与前堂相隔。帘门雕刻细致,古色古香,每片帘门的雕刻人物图案都是出自《三国演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网上找来的鱼塘照片。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没有进去凤山村里看,原因很简单:一是时间;二就是但凡没开发的村落,古建保护都不行,人家也不给你看啊...
继续前行,往虹关村。
一路田园一路歌...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忽然看到路边有一丛茂盛的樟树,下有小廊桥。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以前看知名自驾驴友“风景在路上”的帖子里有介绍过,这里是由一家古祠堂改成的小学,这个村子叫十堡村,也是虹关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这些古樟树也有好几百年了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没进去。网上找来两张照片稍微介绍一下。
十堡村小学。现在应该有新建的了。河边的石板路就是徽饶古道。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小廊桥名叫“麟济桥”。这也可算是水口吧。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继续田园风光。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前面不远,路边出现一棵巨大的古樟,旁边有一破旧的房屋,马上停车看个究竟。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水口林木茂盛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林木掩映之中,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石拱桥。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桥头房屋的拱券门额书“钥锁南关”。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靠南边较大的这间屋原来就是文昌阁,村中孩子读书的地方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靠北边这间叫“祭酒厅”。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祭酒厅墙壁上有文字介绍,刚才看到的桥原来叫“祭酒桥”,这段文字就是说桥名的来历了。

介绍是这么说的:本里高祖十三世,本德公,行十二,字叔义,宋绍兴年间,举春秋明以及第,三任金华太守,后称疾不仕归里,庆元已犯年建亭七间,造村末水口大桥,号“祭酒桥。还是没弄明白,跟酒有什么关系?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古樟枝繁叶茂,树龄达820年,老当益壮啊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另一边拱券门额书“文光北斗”。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小溪也能美成这样,无语啊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原来这才是正宗的察关村水口。这里是出水口,同样筑有小水坝。加上桥、阁和古树林,也是一个典型的徽州水口营造实例。比较特别的是水坝的这些岩石看起来是天然的,好像原来就在这里的一样。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上桥了。回头看祭酒厅出桥的石门上有“拱秀”二字,桥面由青石板铺就。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桥上看风景。不远处的梦幻小村就是察关村,属于虹关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从这里进入直到岭脚村,浙源乡境内以詹姓为主。查姓与詹姓,也是浙源乡两大主要姓氏。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一步一顾皆风景,山光水影都入画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这边是水去的方向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站在桥上,几乎没看出有桥。很大部分的原因也在于此桥没有栏杆,如此就跟普通古驿道无异了。说起来,这座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寡妇桥”。相传,此桥始建于南宋中叶,距今已有800多年。后因年久损毁,村中一寡妇四方募钱,捐资照原样复建。桥上本有石栏,后村人念其功德,特将石栏拆去,取无栏(男)之意。故该桥又得名“寡妇桥。却也因为此名,时至今日,村人每逢婚嫁喜事,必不行经此桥,不惜绕道远行,以避“寡妇”之讳。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桥边有徽饶古驿道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从上游处欣赏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往下游而去。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没错了,要的就是这个范!

大家看到什么了?原来,有传祭酒桥这一单拱桥是非常规整的半圆,与倒影刚好可以形成一个100%的圆形!这个我看就不必太较真了,确实很圆,而且的确很美,足矣!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欢迎进入老生常谈时刻。

网上的一张图片。有诗云:路到桥头自然直,有桥必有阿牛哥。

凤山村与察关村《婺源春.花》(九)

您还真别笑,在水口文昌阁那真的张贴有村民联系电话,需要阿牛做模特的可以约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