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阿房宫”的读音

标签:
文化 |
声明中说:“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对我国古代的方言做过调查,得出结论,现代陕西人的土音中,把‘阿’念作‘’,这个土音不一定是秦朝的古音.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阿有两种读音,一读‘’,意思为词语前缀或者表示‘那个’,如‘阿姨’;另一读音为‘’,意思为‘迎合,偏袒’.阿房宫的‘阿’字显然不能理解为‘迎合,偏袒’,所以不能念作‘’.”。
四川师范大学训诂学教授宋子然则认为,“央视在节目中的读音应该遵守语言标准化,使用大众认可的普通话读音.阿房宫这三个字中的‘房’是个通假字,是旁边的‘旁’,应该读‘páng’.大家认可并通行读为“pánggng”,我觉得央视不应该更改.”。 四川师范大学王教授表示:“阿房宫是指山旁边的宫殿,阿读音,房字古音读páng,这种特有用法不能用普通字的音来读。”
成都的两位小学语文老师肯定地表示:“央视‘阿()房(fáng)宫’这个读音肯定读错了,我们在教学时读‘阿房宫’,用的音就是(pánggng),这是普通话中公认的读音.”(《扬子晚报》9.14)
阿房宫的读法,传统上认为是[ páng gng]。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中国历史》中注音 páng gng。“阿”()在古代指的是山脚下那些弯弯曲曲的地方,“阿”读是毫无异议的。而“房”通的是“旁”,所以该读páng。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读[ fáng
gng]。辽宁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张杰,语文出版社副编审杜永道认为应该读作“ fáng
gng”。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观点。
我建议你读fánggng,因为房读fáng是大家公认的,在西安本地人一般读e-pang-gong,而且是一声不是二声(把“帮”b改成p的读音),古人是怎么发音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又没有录音机录下来,计较读音没意思。以前杜甫读dupu,现在都读dufu了,读dupu也没人跟你过不去,知道是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