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常见病——杯状病毒感染

分类: 猫咪常见疾病及治疗 |
猫-杯状病毒感染
什么是猫杯状病毒感染:
http://s1/bmiddle/005ULlArgy6PTe1tou450&690
症状:
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3天,病初精神不振,发热至39.5~40.5℃。患猫精神欠佳、打喷嚏,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增多,流涎,眼鼻分泌物开始为浆液性、4~5天后为脓性,出现角膜发炎、羞明等症状。随后,口腔出现溃疡,这是最显著的特征,溃疡面分布于舌和硬腭部,尤其是脖中裂部最常见。有时鼻腔粘膜也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发生口腔溃疡的猫咪,因口腔不适而吞咽吃食困难,流口水,有明显的吞咽动作(伸脖子很困难地咽东西)。
严重病例会出现支气管炎甚至肺炎,而致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或湿性罗音,可因肺炎致死。少数病例仅出现肌肉疼痛和角膜炎,见不到呼吸道症状。有些猫可发生免疫介导性的多发性关节炎(机体对抗病毒时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偶有(少见)病例因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发生肾炎。偶有(少见)猫咪出现皮肤溃疡。根据毒株毒力不同,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可有不同。
杯状病毒感染如不继发其他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细菌性感染,大多数能耐过,7~10天后可恢复,往往成为带毒者。
http://s3/bmiddle/005ULlArgy6PTe3VaW622&690
高发年龄与发病几率
自然条件下,猫咪等猫科动物如野猫、虎、豹均对此病毒易感,常发生于6~84日龄猫。
致病原因:
猫杯状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的小RNA病毒。病毒的核酸芯由单链RNA构成。人工培养可在猫肾细胞、猫胸腺细胞及猫肺细胞上生长。病毒对乙醚、氯仿具有抵抗力;但对酸性环境(PH≤3)敏感。加热50℃30分钟可使病毒灭绝。
主要发生于幼龄猫。病猫和带毒猫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随猫唾液、眼泪和鼻腔分泌物散播到外界,污染笼具、猫床、垫料和周围环境,也可直接传染给易感猫。病猫在康复后能长时间带毒排毒,仍然是传染源,应注意隔离。
http://s9/mw690/005ULlArgy6PTe6k9kY78&690
诊断方式:
治疗方案:
杯状病毒感染主要是病毒随猫唾液、眼泪和鼻腔分泌物散播到外界,所以治疗过程中,病猫和健康猫一定要要分开房间隔离。并且注意开窗通风。对环境及器具进行消毒(如喷洒1:400~1:800拜安),对曾与其共处一室的猫注射猫干扰素以对抗病毒感染。
预防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