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圣地文庙山烈士陵园 (原创)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嘉鱼地理人文故事专栏 |
英灵圣地文庙山烈士陵园
嘉鱼县文庙山烈士陵园,秦时称“沙阳山”,又名“洪山”。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湖北通志﹒地理》记载:晋时称“仙迹山”,相传为葛仙(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飞升处。景平二年(424年)八月,宋文帝从江陵乘船到南京当皇帝,路过嘉鱼港门口时,遭风浪遇险,有王昙首释为:“黄龙负舟”之典故。改名“龙潭山”。后宋淳熙年间知县姜偃在山南麓建有文庙于山之阳,后呼“文庙山”至今;清末在山顶部辟为嘉鱼公园;解放后依据英雄烈士安息之地,而命名为“文庙山烈士陵园”。
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由知县姜偃主持,将鱼岳山大成殿和南门学堂台子法华寺同时迁建于“龙潭山”南麓之阳,后明、清历经增修,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建有青砖砌成的厚实高大的明墙。飞檐盖有琉璃瓦,墙有两门,东门上额悬刻有“德配天地”,西门上额悬刻有“道冠古今”的横匾;墙正中上方悬刻有直书“文庙”二字。并将龙潭山易名为“文庙山”。1960年县政府在文庙山上建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塔,塔高16米。塔座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反面刻有1931年时任中共徐海特委负责人、中共早期党员李文卿烈士的事迹。侧面镌刻有嘉鱼县各个时期为革命献身的136位革命烈士名字。从正门到革命烈士纪念塔,有花岗岩石铺成的宽阔大道,山腰建有高大牌坊,上有湖北省原副省长王海山手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坊柱上有“为革命牺牲精神照日月,求人类解放功绩壮山河”的对联。园区建有六角亭、四角亭各一处。1960年县政府在山上建有烈士陵园,遂命名为“文庙山烈士陵园”。
http://s5/mw690/005UdSSwzy7cvXV9RoE7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