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网去百度——朱宇,条目里会出现中国著名画家、艺术家、教育家朱培钧教授和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陈禾衣教授之孙,旅法画家等字眼。1996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师从著名山水画家贾又福教授和著名花鸟画家金鸿钧教授。2000年去法国留学,并在期间入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Toulouse)美术学院学习版画艺术,师从著名版画家让-吕克佛尔先生(Fauvel.Jean-Luc)
从1996年开始,这个小个子男生就彻底从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同窗四年,印象居然是模糊的,只记得每次上课,他的座位在上课铃响时永远是空着的。在十分钟后,甚至十五分钟后,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就会在老师板书时快速闪进自己的课桌前。因为个子矮小,不足一米六,在南方也属罕见的身高,成了朱同学的软肋,被全班三十五个同学捏了四年。迫不得已,他找来全班最高一米八六的男生一起结盟,代价就是每天早餐请吃一碗桂林米粉,然后双双对对的迟到到教室,以严重刷存在感来掩饰不够的那截身高。朱宇应该算是没有脾气的那种男生,显赫的家庭背景并没有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有炫耀的资本,因为在在我们那一届的美术班,云集了南宁市,甚至是广西稍有名气画家的子女,谁也不服谁,谁看谁都不顺眼。能让全班最漂亮的女生帮你削削2B,4B铅笔,下课时有人帮你站队打饭,那专业课成绩就是硬件。朱宇是个例外,专业课成绩,特别是素描写生,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不是因了身高的短板,有着希腊雕塑般立体五官的朱同学,怎么说也是炙手可热的男一号了。这个身高又是致命的,直到毕业他也没有享受过下课有饭吃,铅笔不用削的待遇。
今天看他的画,犹如昨日。浓烈的色彩感,层叠的素描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水乳交融,其实在读书的时候已经初现端倪。班里有位同学,父亲是广西著名的版画家,丝漏版画中的仕女更是惟妙惟肖。常见的局面就是他俩在画室里对掐,你一言我一语,像斗嘴的婆姨,七大家八大娘,能扯的都扯了,扯不下的会延续到下一场。这个章节败了,下个章节再来一个无厘头的问题,继续掐。朱宇往往是败下风的那一位,居然也屡挫不恼。败下阵后,一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德行,拎个啷的拖着个人字拖踱出画室,门口抽烟舒缓去了。估计在四年里,朱宇同学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每逢月考,在石膏像前快僵化成维纳斯的女同学们发来求助目光,“朱宇,快过来帮我看看,这块的明暗关系怎么处理啊?”那个嗲声嗲气,雪糕都融化了。抢手啊,这个时候,最恨自己为什么平时老瞅不上眼的小个男生这时候这么的帅气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全然忘了那一周过后,又以含沙射影,明枪暗投的方式来揶揄这个倒霉的男生了。
2013年,这个消失在众人视线中的小个男生突然出现在了报纸媒体头条,旅法画家学成回国,开班专授适龄儿童。在一次为广西第三届园博会采风创作活动中,见到了俨然一副知名画家派头的小朱同学。远远看到,完了,打回原形,又是点头哈腰,毫无底气的过来寒暄,振作点,小伙子,你已经是旅法画家了,不要把十几年前的阴影带进你同学的心里好吗?你已经入选《中华中青年名家集萃》,《世界名人录》,《法国图奴兹百位杰出青年人才》了。今天你的画已经把中国传统笔墨技法完美的融入了西方色彩及绘画构成的艺术形式,强烈地将东西方的色与墨彼此在现代艺术体系的框架下相汇交融,呈现出的一幕幕生机盎然,逸趣丛生,仿佛让我们看见了当年才华横溢的你。这些层叠印象透露出来的自然和清新,也是这些年这个小个子同学在海外闯荡奋斗,追逐艺术脚步的印证。
“忧思在我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有些看不见的手,如懒懒的微风,正在我的心上奏着爱的乐章”,送给朱宇同学的作品,加油!小个子男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