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孩子7个蛀牙!刷牙这件事,家长们该上上心啦!
标签:
暨大穗华口腔蛀牙刷牙 |
我家娃超爱吃甜食,真担心他的牙要坏!
可不是嘛,那天我带我家孩子去做了个儿童口腔检查,发现他牙齿上的菌斑可严重了,还蛀了两颗!
你不是抓着孩子天天刷牙嘛?咋还有蛀牙呢?
唉,想必他又趁我不注意,随随便便就糊弄过去了!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一样呢?对刷牙这件事非常抵触,就算好不容易答应去刷牙了,也是马马虎虎地糊弄两下,就完成“任务”了。
直到有一天,孩子哭着嚷着跟你说“妈妈我牙疼”,这下你才意识到孩子有蛀牙了,得抓紧去医院治疗了。
其实口腔检查是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方式。
通过定期的口腔检查,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口腔状况,也可以及时发现细小的、不易察觉的牙病,如比较隐蔽的龋齿,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牙菌斑检测让你看清
娃刷牙就是刷了个寂寞
在常规的口腔卫生状况检查中,就包含对菌斑、软垢、牙石和色渍沉积等情况的检测。
为了检查孩子平时的刷牙情况,医生会先用“菌斑显示剂”,将它涂抹在孩子牙齿的表面,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与牙菌斑结合,让菌斑显色,变得肉眼可见。
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到,孩子在平时究竟有没有认真刷牙了。
染色区域表示牙菌斑聚集的地方,如果染色越重,就说明牙菌斑积累得越严重,需要重点清洁!
当你发现菌斑痕迹非常明显时,就表明你家孩子平时刷牙就是刷了个寂寞,操碎心的老母亲是时候使出“杀手锏”来监督孩子刷牙了!
10个孩子7个蛀牙
家长们的错误认知该改了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大概10个孩子里面,有7个娃有蛀牙!
刷牙是预防蛀牙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对于刷牙,家长们却存在不少错误认知。
误区1:乳牙反正会换,不用刷牙
孩子的乳牙一旦被龋坏,就会影响后续的恒牙萌出,也会影响孩子进食,减弱肠胃消化能力,阻碍生长发育。
龋齿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容易向下蔓延,从而影响恒牙的健康。
严重的龋齿,甚至会影响孩子的面部和发音。
保护牙齿,从孩子出生起就要开始清洁口腔,第一颗牙萌出时就要刷牙!
误区2:不管刷得咋样,只要刷了就好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听话刷牙就很不错了,所以也不管刷得好不好。
但其实正确的刷牙方式是:将牙齿的每个面都清洁到位,至少要刷够三分钟,最好在孩子刷完牙后家长再细心检查一遍。
误区3:怕中毒,不用含氟牙膏
根据美国牙科协会的最新指南,孩子长第一颗牙,就应该使用含氟牙膏。
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使用,哪怕是吞咽一点也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
具体使用量:3岁以下的孩子用米粒大小,3岁以上的孩子用豌豆粒大小。
要想把牙齿刷干净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刷牙看似简单,但要想刷干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很多难易清理的区域,一旦被忽略,孩子的牙齿很容易就会形成蛀牙。
1、“地形复杂”的咬合面
牙齿的咬合面“地形复杂”、遍布沟壑,很容易积存食物。尤其是孩子吃了软黏的糖果点心之后,需要反复刷才能刷干净。
2、不易清理的后牙外侧面
后牙外侧面有一条窝沟,也是蛀牙的好发位置,因为孩子一旦把嘴张大,颊部的肌肉就会使这个地方的空间变得非常狭小,牙刷施展不开,导致清洁不到位。
家长们在给孩子刷这个地方的时候,要让孩子们放松腮帮子,稍微闭上点嘴,让牙刷好好清理侧面。如果孩子自己刷牙的话,家长们在检查的时候也要尤其注意这个地方。
3、容易被遗忘的牙龈边缘
在刷牙的时候,大家往往只刷到牙冠的地方,而忽视了牙龈边缘,这里也是蛀牙的好发位置。
对于这样的位置,家长给孩子刷牙的时候可以把他的嘴唇翻起来,就能清楚地看到牙龈边缘的位置,从而刷干净了。
4、需要借助“小工具”才能清理的牙缝
很多孩子都有得过“邻面龋”的经历,这种“一坏坏两颗”的症状,正是因为忽视了对牙缝的清洁才导致的。
牙缝靠牙刷是不行的,得借助牙线才能清理干净。对于孩子来说,“牙线棒”更加简单好用,每天一次,用牙线棒逐个清理牙缝,就能有效避免邻面龋的发生。
看完这份“刷牙指南”,家长们是不是开始意识到,平常给孩子刷牙真的过于随便了?
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带孩子到专业的口腔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吧!
发现蛀牙及时治疗,在平时加强监督,引导孩子正确刷牙,让健康的口腔伴随孩子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