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行为观察案例分析(五)

(2016-06-30 11:12:14)

幼儿行为观察案例分析(五)

 

观察内容

幼儿午睡

 

 

 

 

 

思语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可每次午睡她总是非常难入睡。有时老师陪在她旁边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身体,看着她闭上眼睛一动不动了,以为是睡着了睡着了。可是老师一走开,她马上又睁开眼睛。思语的身体不好,她妈妈也总是为她的午睡而烦恼。

飞宇也是一位中午不午睡的小朋友。每次躺下不到十分钟,他就开始叫:“老师,我要解小便。”我说:“睡觉前每个小朋友都小过便了,才睡下一会怎么又要去了呀?”“老师,我憋不住了!”他声音变大了许多,而且不断的重复。于是我让他去了。不到20分钟,他又叫:“老师,我要小便。”这一回,我没有让他去,而他整个中午也都没有睡觉。

除了以上两位幼儿的情况,幼儿睡不着的孩子还会翻来覆去、自言自语、手舞足蹈,甚至会和相邻的同伴进行交流,影响到其他孩子的睡眠质量。

 

 

 

 

 

 

 

    从观察中教师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待那些难以入睡的幼儿的真正需要。针对孩子的需要,反思身为幼儿园教师究竟该做什么。教师为有午睡问题的孩子设计了观察记录表,对幼儿进行细心的观察和午睡的数据统计,并思考归纳出了孩子难以入睡的三大类型:吵闹型、安静型和寻求关注型。观察记录表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做快捷有效的观察记录以供老师反思,更能为后续的方案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了幼儿不爱午睡几项原因:1、环境因素,包括光线、声音和空气等。2、缺乏安全感,睡眠浅。3、个体差异,个别幼儿精力较为旺盛。教师针对每个午睡困难幼儿的个别问题提供了个性化的改善方案。针对寻求关注型幼儿,采取了调整作息、睡前如厕等方法让幼儿提前做好入睡的准备,并通过家园共育共同消除幼儿顾虑,提升幼儿的心理安全感,从而提高睡眠质量。针对安静型幼儿,教师改善了睡眠环境,包括播放轻音乐、制作遮光板等方法来创设易于入睡的环境。针对吵闹型幼儿,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较其他幼儿晚一步入睡。

    以上改善午睡的措施,这是通过使用观察记录表而有效进行教育改进,可见科学的方法能帮助教师事倍功半地达成教育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