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瓷器鉴赏
哥、类汝釉瓷器整体比较轻微。鉴定时应注意分辨。
从流釉部位上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的流釉多数是在
从窑口上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特征十分明确:汝窑瓷器中由于多是裹足的器皿,很少见到流釉现象,北宋官窑在这一点上极仿汝窑,基本不见流釉,哥窑由于开片釉表现的需要,在流釉现象上也是控制得比较好,很少见到有流釉,只有烧造类汝釉的窑口,虽然极仿汝窑,但是在工艺和选料上显然达不到汝窑的水平,温度也是忽高忽低,在这种情况下烧造类汝釉的窑口就成为了流釉现象的重灾区。但总体来看类汝釉瓷器烧造得还是比较好,为民窑中的精品,多数是看不到流釉现象,只有少数为轻微流釉,严重流釉的现象很少见。鉴定时我们应注意分辨。
从精致程度上看,流釉与精致程度的关系密切,流釉对于汝、官、哥、类汝釉瓷器而言并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缺陷,特别是出现了严重流釉的现象,更是这样。严重流釉说明产品出现缺陷,自然是普通和粗糙的瓷器,与精致瓷器无缘。从理论上讲,再精致的器皿都无法完全避免流釉痕迹的出现,只是轻微与严重之分,这样看来即使汝窑瓷器上出现的轻微流釉也属正常。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严重流釉对汝、官、哥、类汝釉瓷器有影响,而轻微流釉则没有影响。鉴定时要注意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