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
(2018-01-15 19:47:17)分类: 经验文章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
凉姜中心学校:袁英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息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下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此试做探讨。
一、倡导民主化的评价。
民主化的评价,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元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对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例如,一位教师教《北风和小鱼》一课时,她问:“小朋友,你们会对得意洋洋的北风说些什么?”有的说:“北风北风,你别得意,其实小鱼活的可好了,它们正在水底捉迷藏呢?”有的说:“北风你真坏!把草变黄了,让树叶也落了。”有的说:“北风,你不要骄傲了,我们都讨厌你。”孩子们边听边点头,这时,又有一个小朋友举手,老师叫她说。她说:“我觉得北风也挺好的,如果北风不吹,就不会下雪了,庄稼就要冻死了,再说,我们也不能玩雪了。”对这意想不到的答案,这位教师马上给予肯定的评价:“这个小朋友知道的真多,如果没有雪当棉被,庄稼确实会给冻坏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扬教学民主,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的个性品质。
二、坚持多元化评价。
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有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延时性评价。
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盖棺定论”、“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学生甘当听众、观众。而延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普通的一员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
四、发挥激励性评价
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宽松、和蔼、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