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小水滴

(2016-08-06 08:43:12)
分类: 精品课堂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水滴

                                       教学设计:曹岳

 

设计意图 :

水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发现水的奥秘,运用水的特点,作为幼儿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它既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所在。因此,以水滴可以变化物体大小的特性,我设计了本节科学活动《神奇的小水滴》。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2.通过探索操作,发现小水滴可以改变物体大小的特性。

3.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教学课件,各种放大镜的实物和图片,大记录表等。

幼儿学具:水,纸杯,保鲜膜,皮筋,各种钥匙口图形的钥匙,笔,记录表和小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钥匙、激起兴趣。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变出钥匙,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探索钥匙,发现钥匙的特点及不同之处。

二、操作探索、观察发现。

1.教师简单介绍用钥匙当工具,用小水滴来观察文字、图片可以变化大小的特点。

2.教师出示猜想表,幼儿猜想实验结果,用小贴片进行投票,教师统计数量。

3.幼儿把小水滴滴在各种不同钥匙口图形的钥匙上,进行观察比较。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可以用小水滴进行变化的观察实验用品,你们看,曹老师手中这把小小的钥匙也可以作为小水滴放大镜的材料呢。不信,你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4.自己把试验的不同结果记录在幼儿记录表上。

不同形状的钥匙口,用小水滴观察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而幼儿在操作观察时由于手上拿钥匙看卡片的距离不同,实验结果也不同。

5. 每组请一位小朋友做代表,讲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三、动手制作、扩展经验。

1.自己动手制作小水滴放大镜。

(1)在纸杯侧下面剪开一个正方形的口。

(2)给纸杯口处用皮筋把保鲜膜绑住,上面滴上水滴。

2.用自制纸杯放大镜观察小水滴呈现的现象。

(1)幼儿把小图片放在自制的纸杯放大镜中用小水滴观察图片及文字的效果。

给做好的水滴放大镜上倒上水滴,把卡片从开口处放进去,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

(2)小组讨论实验结果。

 

 

四、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1.教师总结用小水滴看东西的特点及奥秘。

“由于小水滴是透明的,它通过折射光位置,从而会使原有的物体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小水滴变化物体大小的奥秘。”

2.观看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放大镜,了解各种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

生活中的放大镜:眼镜、望眼镜、照相机放大镜、验钞镜、哈哈镜…

科学医学中的放大镜:天文望远镜、微生物放大镜、医院观察镜、实验显微镜…

其它的放大镜:验酒器、指纹侦查镜、金属检验镜、水平观测镜、破案仪器…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很多很奇特的现象等我们来发掘呢。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仔细观察,我相信这些神奇的科学现象都十分有趣。让我们现在就带上自己的放大镜和记录本一起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吧!”

 

活动延伸:

自己探索发现更多自制的放大镜。

 

 http://s6/mw690/005TGPIzzy73Px7PjKd75&690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小水滴》活动反思及评价

     一、设计意图

     水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发现水的奥秘,运用水的特点,作为幼儿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它既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所在。让幼儿充分发现、探索、实验的方法,引发幼儿主动思考,获得直接的经验和学习的方法,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使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得到提高。通过本节活动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我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在不断地探索中实验记录,从而获得有关小水滴呈现出大小的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大班幼儿的探索精神。因此,以小水滴可以变化物体大小的特性,我设计了本节科学活动《神奇的小水滴》。

    二、目标分析

    1.具有探究精神,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发现小水滴可以改变物体大小的现象。

    3.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三、课后反思

    1.亮点及特色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利用猜测、实验、记录、讨论等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科学活动的提问及探讨。本次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2)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向幼儿介绍小水滴能够呈现出变大或变小的特征,我采用了猜测、实验、记录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更直观的了解其内容。

(3)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资源,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利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钥匙、纸杯和保鲜膜作为实验材料,启发幼儿操作兴趣,丰富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2.不足及改进

    (1)在活动中更应该认真的观察每一位幼儿,观察他们的操作,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

    (2)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

 

http://s14/mw690/005TGPIzzy73PxaPqqN0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