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2022-05-30 16:18:31)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中国

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简称“巨富长”,是当年由《外滩画报》首次提出来的。这片小小的街区,有着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小资生活,与最破旧古老的住宅楼,随着历史的沉淀,逐渐成为最受魔都年轻人欢迎的街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2b4e14457fd241d0be9546430d021f50.jpeg

都说,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而**界的风情在“巨富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787ea79cac7d45bf862bf2c5d159f479.jpeg

三条街区地处市中心,毗邻繁华时尚的淮海路、陕西南路等,却又闹中取静、安逸而美好,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没有大牌云集的摩登商场。称不上是最美,但是足够有趣。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c65aea9069844fcc90ab9ce13d99d1ea.jpeg

从静安寺地铁站出来后,彦祖一天的小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名人云集的旧上海洋楼

走进富民路,才开始明白什么是富人的想象力。都说富民路是街如其名,是上海富人居住最多的街区。今天一来,果然大开眼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7b4d41a251964187a24069ce5b2f681a.jpeg

富民路的短短600米,清一色的全都是小洋房,仔细一看,几乎都有百年历史。也难怪说富民路是大佬们的地盘了,他们住的可都是文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dc375616a5b54e1bae359d34ef78870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ab47893433274df0bad7804e502a152c.jpeg

沿着小路走下去,就看到“古柏小区”,这里曾是上海顶有名的四行储蓄行的员工宿舍,占地整整10亩,这么大的宿舍在当时的上海滩也是引起一片轰动。有这样壕无人性的老板,每天上班都是动力满满。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5df6b769d114adda799b0fc4cf684ed.jpeg

对面就是富民新邨,是我国最早留学美国的设计师中庄俊亲自设计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d20e511c05534db68d5c59b8bdd88388.jpeg

古旧的小洋楼保留着上海滩的古朴味道,阳台上摆弄花草的大叔,小道上晒太阳的猫咪,有回到老上海的感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462a60111d074eafbdf941583463619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fabb41c62b0459693262804e11f1a7b.jpeg

早就听闻上海最好吃的本帮菜80%都来自巨富长区域,保罗餐厅就可以称得上是上海本帮菜的头牌之一。还没到饭点,就已经人来人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ec36b33580164e85bf7d737347e9ae24.jpeg

红砖瓦砌成的酒楼,扑面而来的欧式风情。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总会有喜欢老味道的人在。这大概也是它能够在上海屹立不倒80年的原因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9d042912e44420d8e0366d7205b7a35.jpeg

继续往前走,看到很多充满设计感的小店,门非常小,橱窗里只摆放一两件衣服,看似随意粗犷的设计,其实都是设计师们的小心思。在这里,每一件都能穿出高定的感觉,再也不用担心和别人撞衫。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7c9e361bf1543a78fff615c6e620409.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756228c93518424ba1f41b7618df6409.jpeg

富民路的尽头,是一个三角公园。1995年,上海戏剧家协会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田汉的雕像,纪念他对我国文艺事业做出的贡献,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15ce28822b924e8c863f288159eefa98.jpeg

旁边有民工叔叔们围坐在一起吃午饭,在这片富人聚集的土地上,也有一群普通人开心地生活着,感受着上海的风土人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6171d24cd0874ddc82302e0c2d3e6b44.jpeg

石库门里看见怀旧时光

路口转弯,就来到长乐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be06cb288f704976be4dfe27ed083e06.jpeg

长乐路是前上海**界内一条重要的东西走向街道,是一条有故事、有历史的路。从文人到政客,从汪精卫张爱玲钱钟书,都与它产生过密切的联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45dba8aeb1c449c5835cfeef927319a8.jpeg

如今,长乐路被称作是“上海小东京”,是中国潮牌的发源地,也是魔都的时髦地标,是与“巴黎、东京同步的流行”。

不得不说,长乐路是真的“长”。东起淡水路、西至华山路,全长3327米,横跨黄浦、静安、徐汇三个区。一圈逛下来,彦祖的腿都要断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b5d6c1de04ea4c608f7ab19d66c4b36d.jpeg

长乐路旧名“蒲石路”,“蒲园”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这里有12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设计建造的。1941年《申报》登出销售广告,在1942年竣工时,一开盘便被抢购一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住客更是非富即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eee4613e1204f56a68f779171412700.jpeg

长乐路隐藏着众多百年老邨,是传统的石库门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居民众多,行走在其中,看楼顶上竹竿交错,“万国旗”异彩纷呈,生活气息浓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8aa4d3c8fbc24bd193fefad518ab0642.jpeg

像一张张翻开的书页,叙述着城市动人的传奇。如果想亲身感受上海老弄堂的旧时光,就在这里多逗留一会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6cc4e67af464914a26564a38d66bd26.jpeg

788号是一幢奶黄的的小洋楼,曾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在上海的住所。当年,梅兰芳就经常到这里与他切磋京剧艺术。让人不得不感慨,在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长乐路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停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ae96e6f91c844c9f870c1706247c9fcc.jpeg

中和邨,始建于1912年,是上海典型的旧式石库门里弄,这里也曾是世界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的所在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1c22622ec5b64706a50adec4dc022bd3.jpeg

顺着弄堂进去,楼道很窄,低矮斑驳的房前布满密密麻麻的电线,门口的水池边有阿姨在洗衣做饭,还有锈迹斑斑的黑漆木门,一切都像极了电视剧里依萍的家。市井弄堂、树影斑驳,时光似乎就在这里倒退回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e2ff796c91614a048987c289c7b063c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e2130ad8015e45c9b67c05b24a2f8ee4.jpeg

不同于外滩的繁华大气,这里更能体验市井生活的原滋原味、悠远绵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872a789b398a4769b5d1b55158d089cd.jpeg

“上只角”在上海话里多形容高档的场所,取这个店名,可见老板是很懂经的喔。淡雅清新的老上海气派,主打怀旧的创意本帮菜,是很多上海人都推荐的味道,一定要试试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1ea8fb797c784102ad24a486c615c2fc.jpeg

位于203号的这家台湾风味小吃同样深受大家欢迎。从门面到店内装饰全部满满的台湾风格,这家开了十多年的老店,只做最正宗最传统的小吃。感人的价格,会让你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穿越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54f4ae6e4d4545f0971ea960ccd20804.jpeg

市井小路探寻文艺气息

接下来,彦祖来到了精致小店云集的巨鹿路,淡定从容,是适合一个人慢慢品味的街道。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7ecf13f52f41460cb0360b98e80ad3ff.jpeg

巨鹿路的前身是一个世纪前的**界,修建于1907年,至今仍然保留着单行道,参天的梧桐树把两旁的小洋楼衬托得静谧悠然,如同沉睡了千年,像极了悠然自得走在繁华旧上海的名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31a84239721f4bf68a90bf3876cd8f99.jpeg

这座破破旧旧爬满常春藤的小洋楼,就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所在地。被大众熟知的《萌芽》、《收获》、《上海文学》等杂志的办公室也在这里。如果你参加过新概念作文大赛,那么你的稿件就绝对在这栋房子的阳台上堆放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2a83072669134481b33dfe10c085d57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8e7cb8bd37ea4892b4b460f31135d3b0.jpeg

旁边就是作家书店,是文艺青年的心头好,不同于华而不实的创意书店,如果你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买书,就一定要来这里。夜色映衬之下,是温馨而小资的文艺之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829032eb7d49466eb46198eb1e9b6f7f.jpeg

整条街区聚集了众多高颜值的潮流小店、咖啡店、餐厅、酒吧等,拿着相机在林荫大道边走边拍,看到喜欢的小店就进去逛逛。能把店开在这里的肯定都不是一般的有钱人,开店全凭心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d8faccea8ca546b494edf2c89789821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1ec4fa13f1994097ba6aaac2fae4cb82.jpeg

蟹尊苑坐落于巨鹿花园,这里曾是林彪的故居。是爱吃蟹的朋友们必须打卡的一家店,生意非常火爆,早早就坐满了人。它家最出名的是蟹尊面,虽然价格有些小贵,但是完全值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05d483859c57461c8f2f42fbcd729871.jpeg

一幢红色小洋房,就是辉哥火锅的店面。专注于高档海鲜火锅,环境优雅精致,来到如此富有小资情调的地方,怎么能不吃一顿高大上的火锅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4f502cd053d9447ba0cb7840a60a4172.jpeg

夜幕下,老弄堂里亮起点点星火,我在旗袍店门口看了很久,如果现在我穿着旗袍穿越到那时的上海滩,会是什么样子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6b2ce765c9cc48baadc6f52996a1c29d.gif

一路走来街边很多店铺已经关闭,也听说过“巨富长”已经过气的说法,偶遇本地的阿姨,“想买东西去淮海路那边呀,这边生意不行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2/8346e8152c9f4aec884a47ce6889ece1.jpeg

弄堂早已不像从前般热闹,可我并不觉得过气,仅仅是不复当初。时光已逝,记忆渐失,在我们不曾出现的时间里,有无数人从这里走过。而它,一直都在。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美丽中国-1606:真正的上海风情在**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