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2022-05-21 14:05:14)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中国

如今在城市生活的我们

永远都是追着地铁公交跑

每天都被人群推着走

忙碌的脚步就像

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2129023b373f4e1e8e9179bf34df0499.jpeg

有时候真的想认真生活

然而却一直在努力生存

。。。

让生活回归原本的样子

或许是一种梦望

但是,这对于生活在

石屏县的人们来说

并不是梦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fa7e644c57d64f569db284df91c1552f.jpeg

在石屏,生活是这样的

绕过一座座古老民居

找一处烧豆腐摊

和摊主吹两把散牛

看看车水马龙的街道

感受这里

最简单的食物、最质朴的感情

最纯粹的歌声,让生活回归原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1f430343fcdd476f986a0420da30ef1c.jpeg

在石屏

没有阳光沙滩、名山巨川

也没有雄奇秀险

有的只是那

一曲一戏

一砖一瓦

加之午后的阳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62ad6ce09a4446c38c9056ca7e88a4f8.jpeg

大诗人王维写过

一首传颂千年的佳篇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d9a91f2a243b4e479297e15a3a9b20a2.jpeg

说的是蓝田辋川的如画田园景致

但细细一品,明月、松林

清泉、浣女、莲动、渔舟

这些别致的美景,在滇南石屏

竟能找到情景再现

这也是石屏“活色生香”的安逸生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ae0b015e483c48c09eb781ad0e014ec5.jpeg

~~活~~

石屏古城据说是

建立在一块巨大的龟石背上

这本身就很有些传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4e9aaa23ee5f405b828da130f94dd418.jpeg

但是更令人惊叹的却是

至今尚存的那些亭台楼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7209004e3a31440795c961c394e7eac2.jpeg

石屏虽地处偏僻南疆

但自元以来汉文化广泛传播

并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明洪武年间,明军入滇戍垦

带来了百业工匠

经数百年沉淀

留下了丰富的中原文化

据《石屏县志》记载

境内原有明清两代寺观93座

宗祠家庙191个、坊表10余座

古民居、古建筑随处可见

现保存完整的石屏古城,面积56.5公顷

城内至今尚存70%以上保存

较为完好的清代至

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

并保存有8%左右的元、明时期建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08de858909594832b1666d5c573da68a.jpeg

这些丰富的古建筑和文物遗存

既是石屏历史文化的丰厚载体

也是石屏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记录与见证

整个古城区,沉淀了丰富的

儒家文化、建筑艺术、佛道思想

少数民族文化、饮食文化

近现代交通运输史、外来文化等

是全县历史文化核心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f2d2351f733d45e6b315e3a136e063e8.jpeg

虽然这里的墙面已稍许斑驳

但是每一块斑驳都是一段传奇的引子

坐下来与这些传奇对话

千年古韵会立刻鲜活起来

在石屏呆的久了

你可能就是某个穿越剧的主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7157bf6042de4071ba552c5155cfb791.jpeg

~~色~~

在石屏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独特的唱腔

海菜腔

这是流行于云南南部彝族地区的

一种山歌形式,因如海菜般绵长悠远而得名

图片来自摄影师山野上

杨丽萍老师的“云南印象”原生态歌舞

全国巡演在苏州演出时

就由几十个彝族年轻女子在舞台上演唱

图片来自网络

歌声婉转悠扬,极具穿透力

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海菜腔”也因此闻名于世

图片来自网络

海菜腔的独特来自

滇南彝族支系——花腰彝

花腰彝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

每逢节庆便要穿起色泽艳丽的服装

舞动烟盒,表演烟盒舞

凭借烟盒舞独特的艺术魅力

风姿绰约的花腰歌舞

自然而然成为了极具特色的

石屏民俗节目

~~生~~

在云南,有九个美丽的高原湖泊

这是地球演义的结晶

也是真实壮美的自然恩赐

“异龙湖”就在石屏这块生机勃勃土地

异龙湖彝语“邑罗黑”

意为“龙吐口水形成的湖”

原名玉龙湖,得名于湖岸的玉龙山

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东南1公里

明崇祯二年,风和日丽的玉龙湖上

突然乌云密布,雷雨大作

大雨中一条巨龙直冲云霄

故改玉龙湖为异龙湖

每年6-10月,大红、粉红

乳白、紫红四色荷花竞相开放

把异龙湖点缀成花的海洋

这时候可以乘小木船进入荷花池

登上观荷亭赏花、品尝新鲜莲籽

因其秀美,异龙湖被称为“第二西湖”

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

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

滇南的游览胜地之一

泛舟湖面,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远看青山为屏,炊烟袅袅

绿水托着蓝天白云,水上的白帆轻浮

更添得阵阵渔歌,景色绝佳,让人神往

~~香~~

石屏最让人熟知的便是石屏豆腐

其焦黄金灿的色泽、香醇可口的美味

回味无穷的蘸料,口碑已传了几百年

这是全世界唯一不用酸水

而用井水点出来的豆腐,香遍半个云南

据说,石屏人是这样发现井水的秘密的

早在唐代,石屏人就开始做豆腐

但都是用石膏点制成的石膏豆腐

直到有一天

一位姑娘在家一边思念情郎一边做豆腐

卤水和井水两桶水并排放着

恍然间姑娘舀错了桶

将井水一瓢瓢兑入豆浆

路过的父亲火冒三丈

刚要开骂,却发现豆浆竟已经凝成豆花

而将豆花压制成豆腐后

更惊诧地发现井水豆腐

口感细嫩且无杂质

胜卤水豆腐百倍

于是便有了大家熟知的石屏豆腐

时至今日,石屏制作豆腐

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逢年过节,石屏人有做豆腐的习俗

豆腐被当作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

闲时,不管男女老少

石屏人喜欢带上家人

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

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椤茶

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而石屏人吃烤豆腐

那更是一道奇特的景观

不管是县城、乡镇的小集镇

还是嘈杂的集贸市场、街头巷尾

你随处可以看到手拿蒲扇

用木炭火精心烤制豆腐的街边小吃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石屏人烤豆腐特别讲究

用来烤食的豆腐

要用新鲜豆腐发酵2~3天

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

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

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

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

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6939e8530d40497094540e7e1dbe0e9c.jpeg

午后逛逛古城

听一曲海菜腔

赏一回花腰舞

傍晚在豆腐摊闲坐

听听周围的家长里短

平静的时间慢慢流淌

满足也随之而来

这就是独属石屏的慢生活

生活在石屏之所以安逸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美丽中国-1596:云南石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