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12条河,名字是怎么来的?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美丽中国 | 
 
 
 
 
 
 
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国际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从云南流入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怒江”之名最早来源于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怒族。怒语中称怒江为“阿怒恩梅”,意为“怒人之江”。
 
北京的母亲河,过去是一条水患不断的河流,几乎年年都要发洪闹灾,所以原名“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曾在卢沟桥以下沿河两岸修筑长堤以防水患,康熙帝还下令改河名为“永定河”,希冀它能“永远安定”。河水虽然后来泛滥如故,但“永定河”之名却流传了下来。
 
江西的母亲河,自南而北纵贯江西全省。它是长江的八大支流之一,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其源有两支,东支称贡水,为赣江正流,西支为章水。章水、贡水在赣州汇合后曲折北流,自此始称赣江。“赣江”原作“贑江”,“贑”即“章”“贡”二字合并而成。
 
 
四川盆地有一条知名度很高的江——青衣江,它发源于四川省宝兴县北,最后在乐山市的乐山大佛前汇入大渡河。青衣江与古代的青衣县名称,均源于上古时代的青衣国国名。远古时代的青衣国,是青衣羌人建立的国家,也称“青衣羌国”。青衣羌族据称是因族人崇拜青色的服饰而得名。
 
灞河位于西安市的东郊,发源于秦岭,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向西扩张,“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称霸西戎后,为了昭显武功,把秦都城外的滋水改名为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而成“灞水”,再后来人们又逐渐改称其为“灞河”。
 
 
珠江系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其中西江为珠江干流,长2129公里。珠江流经广州南面的江中,有一石岛。由于石岛长期受江水冲刷,其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形似圆珠,当地的人们称它为“海珠石”,珠江由此得名。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因河水颜色浑黄而得名。《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指的就是黄河。战国末期称其为浊河,西汉初年始称“黄河”。《汉书》有“使黄河发带,泰山如厉”的记述,但仍未被采用,直到宋代,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