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亲情、友情
人一出生,就被情包围着。呱呱落地时被亲情眷顾着、呵护着。稍大则添了友情。再过一阵,大到十八九岁吧,就有一种特别的情砰然而生:有的如胶似漆,要死要活;有的一日不见如三秋,没事找事要吊在对方的视线上。这就是爱情。
热恋着的双方都把对方看得很重,这爱情大有压倒友情、亲情之势。被亲情制约的亲人也愿意为他她的爱情谦让。制造氛围、提供方便和保障。感情上,爱屋及乌;物质上倾囊相助。如果他她的感情确实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并且愿意为对方包容对方缺点的,这种爱情高尚、牢固而又幸福。这类爱情多半在传说里和小说、戏剧、电影中。
绝大部分人都是到了该结婚时,由人一介绍,两者勉勉强强结合。如果夫妇双方教养都好,这类人也算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了男欢女爱。这部分人算是有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爱情。
还有一部分人,一方多金,另一方求财,多金的那一方不是有权就是有钱;求财的一方得年轻貌美,风流脱俗,时尚经典。这一部分人算各取所需兑换式的爱情。
还有一部分,男不勤,女不俭。偷摸扒盗样样来。双方都没固定职业。有钱就在一起凑合;没钱各奔前程。这部分人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的爱情。
如此看来,前两类的爱情令人羡慕。但是这就需要恋人们长期自检点、约束、自省:必须聪明勤奋、吃苦耐劳、不自私善待他人,宽容对方、彬彬有礼、不慕虚荣。
我们的社会有必要要求家长管好子女,要给子女吃苦耐劳的磨练,准备成年之后能过哪怕是粗茶淡饭式的生活。同时要让子女养成善待他人的品格。
这一来就涉及到亲情。最深厚的情莫过父子情、父女情、母子情、母女情。作为父母,谁都希望子女将来能成大器、干大事、收入丰厚,过上最好的日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让子女吃得香、穿得美、进好学校。
有些家庭从来都不让子女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小的时候还比较好养。而骄纵惯了的孩子大了,家长就难满足他们的要求了。正是这类享受最浓亲情的孩子大了对父母反没亲情。即使父母老了也得不到他们的关顾,把有养老本钱的父母当老佣人;而没有养老本钱的父母则不不被当人。这是失败的亲情。
有些父母,对子女就像朋友,家里有难题和子女说一说,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家里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干的事父母绝不搭手。在生活消费上,既让孩子吃好穿暖,又不奢侈浪费。平时对人也乐意相助。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特有亲情,到父母年高老迈的时候,他们把父母照顾得特别体贴入微。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要择人。庞涓那样的朋友半个都莫交。
当我们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向人家学习。朋友之间要能讲真话而不是动听的话。自己有了不对的地方朋友一定能够及时批评便于自己改正。而对朋友也要事事关心,朋友一有困难,立即伸出援手,善待朋友也是一个人的美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