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者:李晓东
三十一
一九七五年夏天,杨莹的颖秋还不到一岁。由于老梁婆婆总是叫五岁多点的梁瑜用小脏手拿东西喂小颖秋,又把生水给颖秋喝,小颖秋病了。得的是阿米巴痢疾。拖了一个多月骨廋如柴地去了天国。一首扎痛心肝的诗在杨莹心里涌动:“赤日炎炎暑气侵,小囡久病断呻吟。冰怀不暖早夭女,苦泪千行箭穿心。“
杨老九觉得自己是医生,却让两个外孙一残一死,也很羞愧和痛心。
在孙凤英的坚持下,刘铁生一直没到梁琦家催促计划生育。
颖秋夭折后,杨莹痛定思痛,觉得自己营造的生存环境太差了!再生孩子的话,还是不能给孩子提供起码的生存环境。她想节育。可是,梁琦苦苦哀求她为他生个男孩,按前三个男女孩的排序,下一个一定是男孩。
生活虽苦,但隔三差五的夫妻生活也还有。七六年公历七月十四,杨莹真的生了个男孩。为了生活,杨莹决定把生产队五头小猪领到家里来养。每头由生产队付给杨莹200斤粮,800分工。总共可得四千分工、1000斤稻谷。这1000斤饲料开始付一半,其余要交了生猪给国家才付齐。杨莹得向生产队交五头猪的钱,每头按131斤毛重卖给国家,超过的钱归杨莹。因为其他妇女不肯接受,因为猪吃得太多了。杨莹没有办法,她觉得可以带着孩子去找猪草。而出工是不能带孩子的。况且,她又遇到了春荒。这五百斤稻谷可以凑合着吃到新粮到户。
三月份把猪领到家里养,但猪仍然关在集体猪栏里。因为猪粪要由集体使用。这也解决了杨莹家没有猪栏的问题。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准备猪潲和人吃的饭。上午、下午就孩子去打猪草。晚上把猪草洗净,剁碎。摊开。每天如此,周而复始。冬天,她就到处去人家地里捡红薯藤和薯根根、老青菜、萝卜叶、、、、、、
由于她选的青草肥嫩,搭上薯藤、菜根、菜叶,草又剁得碎,猪潲里她根本不放米,只是掺了谷糠和淘米水,但猪也爱吃。靠着那500斤饲料粮,杨莹让自家七七年的春荒顺利地度过了。她还悄悄地给了80斤粮让父亲度过春荒。猪仔长得油光毛亮。
这天,辛刚牵着会走路的辛少华来她家玩。孩子见到杨莹,一下扑过去抱住杨莹,叫着:“妈妈!妈妈!给糖糖你吃。”
辛刚和杨莹都甜甜地笑了。辛刚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分给杨莹家三个小孩。
杨莹赶忙放了个小锅在火上,丢了几枚鸡蛋在里面煮。
梁琦打趣孩子:“华华,叫我爸爸!”说着,用胡子去扎孩子。
孩子扭了扭屁股,抱着辛刚,还摇了摇头。辛刚忙又抱起孩子。孩子抱住辛刚的头又甜甜地叫:“爸爸!爸爸!”三个大人都笑了。
辛刚:“杨姐,我是来取经的。你一个人养五头猪,还带三个小孩,真行!”
杨莹:“那有什么行不行的?生活所迫。”
辛刚:“我妈见你养这么多猪,说她明年也想把自家母猪生的猪娃全养着。”
杨莹:“你们家行!比我家强多了。”
辛刚:“我娘现在就催我建猪圈。她很欣赏你,总夸你吃苦耐劳。杨姐,真的,你总给人一种榜样的感觉。我们家能喂得了一窝猪吗?”
杨莹:“行!你家条件比我家强多了。你现在就建。省得到时着急。”
梁琦:“那以后你就要多做事了。辛丽也快要嫁了吧?”
辛刚:“今年十二月办喜事。”
杨莹把煮熟的鸡蛋给辛少华时,辛少华忙推他爸爸来接:“爸爸,我要鸡蛋尜尜!”
辛刚说:“一个就够了!不要这么多。给哥哥、姐姐、弟弟一人一个!”
辛少华:“弟弟不吃!”
杨莹:“辛刚,煮了的,他们都有。这几个都给我华华儿子。以后还叫我叫妈妈。华华,听见没有?”
辛少华认认真地点点头,甜甜地:”妈妈!“
杨莹高兴地应着:”哎!“
父子两高高兴兴走了。
杨莹忙忙碌碌几个月,眼看大功告成。可是一九七七年公历十二月二十七这一天,杨莹这一辈子最黑暗的一天终于来临了!
几天前,他们家卖了一头猪得了些钱。杨莹买了几丈白布染好。早上,她把染成青色的布洗好晾好。她吃过早饭后,扯来一担萝卜,准备切成萝卜条晒干腌制成咸菜。梁瑜上学去了。她叫梁浩傻子和小幺男孩在门前玩,自己就在屋内切萝卜。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她出门来瞧孩子。心里一惊:“小幺不见了!”
杨莹气急地问傻子:“弟弟哪去了?”
梁浩傻子:“弟弟、、、、、、呵呵、、、、、弟弟、、、、”
河对岸,张永发连解放鞋都未脱就蹦到水里,向这边游来。他很快抓住已经浮在水面的小幺--------连名字还未来得及起的小男孩,举过头,游上岸来。
杨莹两眼一黑,倒在地上、、、、、、
她的天塌下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