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甲子(33)
一九七四年春,李晓东家又闹春荒了。这是因为:1,李晓东的痴呆儿子放在她爸爸家里养,李晓东得每天保证给儿子一斤稻谷。2,李晓东夫妇得给孩子奶奶爷爷200斤稻谷(四个兄弟每家给他们200斤稻谷。当然刚刚达到生产队的平均口粮水平。)李晓东家七三年年底总共只进了900斤稻谷。付清这两笔口粮账需要600斤粮食。所以从七四年元月到七月中旬,李晓东和丈夫女儿只有三百斤稻谷了,只能碾出200斤米。
恰巧生产队寄养在队长家里的两头母猪下了崽,一共有20来头。小猪满双月后就要交到队上的猪栏里养。可是,妇女们谁都不肯接受保养这些小猪。尽管每头猪给200斤饲料粮。给800分工。出栏后养猪户必须交毛重131市斤的猪给队上。妇女们觉得这是赔本事,谁也不接手。
正是四月底,因为家里没粮了,李晓东便眼馋那猪饲料粮了。李晓东在开会时提出来让她接手养它们。
她家里既没种着太多的蔬菜,也没有大锅,只有一个鼎锅,可容十来公斤物质。人们不太放心让她养。队长愁没人接受,一横心答应了。李晓东家包养一窝十头。队长自己一家包养剩下的十来头。
饲料粮分两次放;接受猪崽时现付一半,那一半就要交了猪才付。所以李晓东当时就从生产队的大仓里领到一千斤谷。她j家可以躲过饥荒了。
每天一清早,李晓东就带着五岁的女儿去田野里打猪草。回来吃了早已煮好的早餐又去打猪草。中午吃了饭,太阳较烈,李晓东就让女儿午睡,自己赶紧洗先一天下午和本天打回来的猪草。下午丈夫和社员去出工,李晓东又带女儿去野外打草。晚上再回来生火煮潲,由于锅容量小,李晓东每晚要煮好几鼎锅潲。那分辛苦没法形容。那年月,猪吃得特别多。李晓东每天必须采回200斤新鲜猪草。
李晓东挑选嫩的野草野菜,煮熟以后猪潲里少放点米猪也爱吃。实际上,养了一个月以后,十头猪李晓东只让它们共一斤米一天。李晓东家三口就靠猪饲料潇洒地度过夏荒。丈夫进一步服了李晓东。李晓东是个虽然重农活干不了,但却比谁都有咬牙的毅力。比谁都愿意做琐碎事。中途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是阳历五月份一个赶集的日子,大概小满过后吧。
那天李晓东弟弟推着独轮车来到李晓东家,他是来取李晓东傻儿子的口粮的。李晓东赶紧给弟弟装上一百来斤稻谷,弟弟立马就火急慌忙地推车走了——要回去上工呀。李晓东也带女儿出外打草。
天黑时回来,李晓东三哥家晒在门口的两件大衣丢了一件!三嫂听人说李晓东弟弟当天上午到过她家,用独轮车推了个鼓鼓的麻包回去。心想,那件大衣一定让李晓东的弟弟移走了!可又不好明说。于是,隔着墙壁每天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生产队的妇女们也见着李晓东就用异样的目光看她。言来语去不无讥讽。李晓东确实很窝火。她确是气得七窍生烟。李晓东曾经打赤脚到几百里外去投亲。她根本不在乎打扮自己,何况偷人家的大衣穿在身上是耻辱?她真想接她三嫂的话讲几句,可人家又没指名道姓说她呀!火,只窝在心里。
那心里那个怄呀,真没法说。
两个月以后,那件大衣出现了。原来偷大衣的贼被公安抓了,把偷的东西一五一十都招了出来。李晓东三嫂也就到公安局把大衣取回来了。据那贼招口供说,那天,贼看到门前晒衣架上并排晒着两件呢绒里子蓝大衣,心生邪念。他就和身边一个哥们打赌:“这么热的天,我能不能把这大衣偷走?偷一件还抵得几十块钱。”
哥们接嘴说:“您没袋子又没框子你把大衣放哪里?。你把大衣偷走了我请你下馆子。”
贼从从竹竿上取下一件大衣就穿在身上,从容漫步走在他哥们前头。过了一里多地,路人发现他大汗淋漓还穿着大衣,都笑他。他哥们说:“这家伙是疯子!”大衣就让那贼顺利穿回家了。
所以,他帮李晓东三嫂把大衣保管了两个多月。李晓东也窝火了两个月。一个人穷志不穷的人被冤了两个多月!
谢天谢地谢公安!李晓东总算没与小偷为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