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曹全全
最强大脑曹全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05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宝救僧 --《道西游》第五十二篇

(2017-10-04 13:20:57)
标签:

国学

文化

分类: 道西游

道西游第五十二篇取宝救僧

 

唐僧扫塔,一直扫到十层,腰酸腿痛坐下,便叫悟空替他扫剩下的三层,悟空第十三层塔心捉住两个妖精,乃是乱石山碧波潭(孙悟空二借芭蕉扇时去玉面公主处找牛魔王争斗后,牛王赴会的地方)的两个巡塔碧波潭老龙招一附马在祭赛国下了一场血雨,偷走了塔顶之宝(佛家舍利子),龙宫公主又偷了王母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悟空与唐僧见到国王说明原由。于是悟空和八戒替国王来寻宝,兄弟二人与附马争斗,乃是一个九头虫,他二人一时难以取胜正在此时,二郎打猎路过,与悟空叙旧后,二郎的鹰犬把九头虫的头血淋淋下来。悟空、八戒打死龙王抓住龙婆穿了琵琶骨,把她锁在塔心柱上看塔上之宝舍利子。行者为金光寺改名为伏龙寺

我们看一下对应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先看书本的解释。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道德经在这开头写得非常好,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我们也一样,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也会有起始。这个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不会有危险

舍利被偷肯定有原因,财不可露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偷了恐惧的状态。万物都是心中化现,这个宝物也是唐僧心中丢失的宝物一个细节,唐僧扫到第十层不上去了,剩下的让悟空去扫扫上去后,悟空抓到了两个妖怪,得知宝珠被的真相这件事也许是孙悟空的心像化现,也许是唐僧心像化现。可以这样想孙悟空到目前为止,心中还是想着降妖伏魔。

我们这样分析一下,他想着降妖伏魔没有想降妖伏魔背后能给他带来什么降妖伏魔会造福一方百姓,孙悟空有这样想吗?也许有,也许没怎么想,他还是在展现自己我们看,孙悟空从最开始就是展现自己,为什么,无非是想让更多人认可他。当年大闹天宫,被玉帝官封弼马温,在西游记当中是他的丑闻,就像我们人一样,希望被自己最关注的人认可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关注认可就像孩子父母展现,希望父母认可

即便他没有去想降妖除魔之后的东西,即便他还是有展现的因素,但孙悟空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看,二郎神过来的时候,他们叙旧,并邀请他一起加入战斗,我们不要忘了当年二郎神和孙悟空是打的热火朝天,那么孙悟空此时已经放下了,在这一难中,孙悟空已经有所成长,有所进步了。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心齐就容易打过本身九头虫也不是厉害角色,从名字上看就是思绪很多,一般人不如他聪明。孙悟空二郎猪八戒一起战斗,九头虫当然不是对手只要用心,对方用脑阻挡,斗不过这颗心。

我们能做到心脑合,就达到相当厉害的程度了。很多人做事到一定程度时候会出现头疼的事情,其实是他忘却最开始的那个想法就是说没有用心做事,只是用脑做事,只是用脑子想办法去达目的。这时候心也累脑也累违心累,用脑也累。

这一难我们看九头虫斗不过二郎神二郎神给我们什么印象,就是第三只眼第三只眼的位置有的松果体,有的叫天眼,聪明智慧的象征头脑抵不过第三只眼智慧,心脑达成一致,就是一心一意意在脑上,心和去配合

宝珠在塔顶灵光,我们常说头脑灵光一闪那么当我们的心和灵光达成一致时候会生活的会越来越轻松

孙悟空扫到上面的时候,的心一直是有的,现在要锻炼的脑,的紧箍脑上宝珠寻回,心和这个宝珠连上了。正是“用其光复归其名”的状态从这一开始,孙悟空的聪明和智慧合为一体了,后面再去做事的时候它的心更加宽广了,做到海纳百川的状态了。

我们会发现,自打孙悟空再次归来后,他的脾气秉性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如果我们不认可自己脾气秉性的话,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多做事,多做有目标的事情展现自己价值。当自身价值得以展现,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的心和脑可以连在一起的话,都会找到头顶上那颗宝珠。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做事时,像这一难的孙悟空一样,用心包容一切,找到自己头上的那个宝珠,更好地往前行当孙悟空现在的心也宽了,能力也提升了,后面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继续欣赏西游记下一难,谢谢大家。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译文]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全全论道】系列之《道德经讲义》、《道西游》、《易道封神》将在静闻道微信公众号、360个人图书馆、喜马拉雅FM、荔枝FM、百家号进行更新,搜索“最强大脑曹全全、道德经讲义、静闻道、道西游、易道封神”等关键词便可收听收看相关作品;

更多曹全全老师作品可关注最强大脑曹全全微博、博客。

 

【全全论道】系列作品系曹全全老师原创,由弟子道静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以正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