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曹全全《道西游》第二十篇 贬退心猿
(2017-07-31 22:11:12)
标签:
国学教育经典文化 |
分类: 道西游 |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后看,唐僧一行人,他们从五庄观离开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后面遇上的就是“三打白骨精”。打白骨精的时候,白骨精分别化作了一个女孩儿,然后是一个老妇,第三次是一位老公公。孙悟空火眼金睛,分别识破他们,可是唐僧是肉眼凡胎,不能看出来他们本是妖怪。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妖怪想吃唐僧,孙悟空保护唐僧,把妖怪打死了,而唐僧呢,就把孙悟空贬走了。孙悟空非常不舍,拜别唐僧,唐僧不受他拜。孙悟空多方位化出分身,跟唐僧叩拜。他还是走了,很多朋友看这段的时候,非常难过,也很气愤,说什么唐僧肉眼凡胎不相信孙悟空,等等等等。我们来去看一下道德经第二十章和这一难有什么关系,同样的,思考这一难给我们生活一个什么样的提示。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这一章,在道德经里是很长的一章。
我们看第一句,“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白话解释是,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我们看,这一句其实正好儿就是与白骨精所幻化的那几个人,以及孙悟空唐僧猪八戒他们的态度,是非常相近的。美好与丑恶又相差多少?白骨精幻化做少女、老妇人、老公公,外表看起来截然不同,其实又都是同一个妖精。白骨精幻化的貌美女子,在唐僧眼里看见的是美好,在猪八戒眼里看见的也是美好,在孙悟空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丑恶的状态。其实呢,他们又相差多少呢?每个人眼里善恶分明不同,这些善恶实际又相差多少呢?
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当我们遇上困难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有能力可以自己解决的时候,就自己去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了,自然会有贵人相助。这个在之前已经讲述了。
孙悟空出去找吃的了,在这里我们想一想,找吃的这个事情,是需要贵人相助的事情吗?找吃的,每个人都可以自力更生,自己去做。那这时候,突然之间有人送来食物,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就是当我们自己遇上困难了,我们先要自己去做,自己想尽能想的一切办法去做。我们还没尽力,外面忽然又送来的,我们要去好好分析,看看团队内部的人态度是否一致,是否会发生相应的矛盾,是否一心。
从这一难来看,对应我们现实的状态,一个团队,肯定有人火眼金睛,也肯定有人像唐僧和猪八戒的样子,大家看法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呢,我们之前讲的,齐心,就很重要了。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明净无动于衷。
我们来看,三打白骨精这一难,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在一路走的时候呢,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唯独孙悟空属于淡泊明净的状态,如婴儿之未孩,他一直是在静心看着他们。所谓淡泊明净呢,就是有人觉得高兴,有人就会有另外的一种状态。
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这是书本的一段解释,我们来看,唯独孙悟空和众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孙悟空他有本领,他和别人不同,他有他自己的一个道。换个角度想,孙悟空呢,前面我们多次讲过了,他是“心”的状态,他也是我们自己的“心”,当我们的“心”和我们作对的时候,我们“心”会很疼。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不应该去听自己的“心”呢,我们按照两极理论分析一下。
就好像做事儿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做这个事情,哎呀很头疼,但是心,又不得不去做,那么这个事情我们可以选择去做。如果说我们的这个“心”,很难受,不想做,可是我们大脑觉得这事儿得去做,那么这事要做吗,还是得做。
如果说唐僧是带头人的话,唐僧属于“脑”,孙悟空是“心”,两个人肯定是有碰撞,孙悟空呢,一碰撞,被唐僧给贬走了。那么我们都知道后面的行程,唐僧会遇上很多磨难,换句话讲,我们做事,没有“心”不行。
同样我们可以理解一下,白骨精是非常露“骨”的状态。我们要做的是心脑合一,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晚上,我们非常认真非常努力去想白天想去做什么事的时候儿,白天我们就犯懒了。长辈经常会说夜晚三条路,早晨起来你还是不知道怎么走。其实就是需要让自己的心去静下来,一心一意地朝着一个目标去做,否则的话就像这一难似的,他们必将要分离。
好,在分离之前,我们再去想一个细节,就是白骨精分别化作女孩子、老妇人和老丈,这三个状态也是头和脑在分开之前的三步,先是非常弱小,紧跟着是老妇,最后是老丈,一点点儿见大的。这里提示我们,在很多苗头出现以后,就应该好好商量去走。当然,最后真发生心脑分离怎么办呢,真发生也没关系,西游记告诉大家,即使真发生了,后边也可以过得去,这只不过是人生需要经历的过程。
好,那么,他们经历完这一难以后会怎么样?很多看西游记的朋友,看到这里都会有一种反应,就是唐僧把孙悟空贬走以后,他后面可能会要有更多的磨难。那么后面这一难和对应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又给我们人生什么启示呢?好,我们共同来看。这一篇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