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曹全全
最强大脑曹全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05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西游》第十一篇 失却袈裟

(2017-07-20 21:20:30)
标签:

国学

教育

经典

文化

分类: 道西游

    我们接着上一篇,第十难是夜被火烧。当晚,当孙悟空发现观音寺的和尚们在老方丈的指使下,纵火烧禅房,想要害死他们师徒二人时,孙悟空并没有做出打杀的状态,而是飞上天宫,向广目天王借来了“辟火罩”,把唐僧保护起来,然后施法做了大风火借风势、风借火势,将整个寺院烧得漫天通红、凄惨无比

这个事件,其实就是观音寺的和尚自作孽孙悟空这么做的时候,其实也是气不过。所以我们去看孙悟空能力很大,但是他心不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字的时候,悟空,是有道理的,希望他能达到心“空”的状态。可是孙悟空由于心不空,擅自做主做这件事之后引来了一难,失却袈裟。

我们就借这一难,来分析,空与不空,到底是什么状况,有什么作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它的解释是这样的。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大石头掏空,有了门窗四壁内空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无之以为用”,通过前面的解释,我们知道,把大石头掏空了,它就是房子,那我们现在换一个想法儿,我们不说中间的“空”,说上方和前后左右的“空”。空的状态,都可以在上面做一些“用”的事情,比如说可以摆放或挂些什么东西,起到相应作用。

无之以为用我们还以大石头为例,引申看。 大石头掏空,可以当房子去。用里面有的状态。就好像长辈和晚辈说话有用意,用意是内在。就像大石头掏空了,里面是房子,外人看不见里面的情况所以说长辈们有用意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用意,积聚更多的能量。

有个词是利用”,利用这个词呢,我们一般都是连起来去说道德经在这一章结尾给我们很好的诠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孙悟空去做这事儿的时候其实就把心中的气发出来了吃一堑长一智,孙悟空号称灵猴每经历一难,他肯定也有相应的进步,这一难,他的收获就是心空了。我们会发现在后面的难中,孙悟空做什么事,也加了一些”意,之前只是一个非常毛躁的猴子。

好,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去试想一下。那个袈裟,无论是方丈还是黑熊精,他们看到之后呢,会起什么心。方丈和黑熊精本是朋友,黑熊精看见大火过来救方丈。可是看到袈裟,见利忘义。为什么叫见利,因为他见到了这个“有”,看见这个利,有之以为利。那么忘义呢,我们都知道不能与妖怪为伍,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什么是妖怪呢,我们按老话理解,事出反常必有妖。

孙悟空犯了什么错误?就是老人常讲的,财不可露白。从这一难来看,财露白,不仅是有人惦着,还会有妖惦着。财会动人心,把财拿出来炫耀,后面面临的就是丢失。即便不丢失,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那同样的,我们从这两句话来去解释。有之以为利,对于方丈和黑熊精来说,孙悟空有这个袈裟,就是利的状态。无之以为用,方丈和黑牛精的心里面看到这个袈裟,没有这个袈裟,当下是空的状态,他希望能有。这正好是一个人心的一个演化。所谓财不可露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西游》第十一篇就到这里,谢谢您的聆听,感谢关注静闻道。诵道德经,读西游记,欢迎留言互动探讨,一起《道西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