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钠的化合物》教学反思

(2016-04-05 21:34:42)
分类: 教学反思及应对策略

钠的化合物》一节教学反思

                                                                       邢东成

对于《钠的化合物》一节我在多年以前参加区级、市级公开课就讲过,虽然获过不同奖项。但每次讲完后自己还是多少有些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每次讲完我都会及时对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加以修改,即便到现在觉得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我的这节教学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主要是以教材内容组织教学,不强调知识系统性,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教学实验的设计很有特点,“滴水生火”、“吹气生火”两个学生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滴水生火”我采用了不同的两种实验教学方式,简单的学生实验1我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附【学生实验一】:1.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觉温度的变化。3.反应后向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观察酚酞试液是否变红,记录实验现象。【引探思考】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氧气产生。试管底部温度升高——反应放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有碱生成。这种做法操作简单学生都完成的极好也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于实验二由于技巧比较强药品和水量掌握不好很难做成功,所以改为我亲自去做附【实验二】:用棉花包住约0.2克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棉花燃烧起来。结论:放出大量的热。对于第三个实验更容易完成我让不同学生直接到讲台上给其他学生演示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附【学生实验3 】 “吹气生火”实验:向一包约有0.2克的脱脂棉上用细长玻璃管吹入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比平时多用了一些时间但我觉得是值得的。这种作法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目的达成度高。

    二、课堂抓住有效教学时间,及时复习了前段时间刚刚学过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也可以根据时间进一步的复习电子转移的表示法,使前后知识贯通,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记忆知识慢经常是前边学后边忘,我们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的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三、自主学习需要老师监控和检验效果。如离子方程式的掌握情况,要进行小测来监控,否则容易出现放羊效应,有的学生认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就会放弃,产生两极分化的结果,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课堂尽可能的多叫学生上黑板书写,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及时更正错误。有利于书写学生和犯同样错误的其他学生加深印象,从而更好掌握相关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一节课有多种不同的上法,而且上法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努力去探索、去思考、去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