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钟·画眉序〕游洛阳龙门石窟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情感教育 |
分类: 散曲原创 |
〔南黄钟·画眉序〕游洛阳龙门石窟
(韵依《洪武正韵》八真部)
石窟造龙门,大佛金身亦真人。塑群神雕像,洞里乾坤。观伊阙 铭勒摩崖,书语录 碑传遐训。万年不变天然道,千秋代出尧舜。
【附1】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
,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 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附2】〔南黄钟.画眉序〕曲谱
〔南黄钟.画眉序〕过曲。小令套数兼用。全曲八句,四个句段,五个韵位,二十六板。正格首句为三字句,但在古人的作品中五字句者居多,首二字以平仄始。亦有以六字句开篇的,首三字为平仄仄。谱中第三句首字为领格字,第五六两句宜为偶句,末句亦可仄煞。入套时一是叠用本调多支【前腔】以成套。二是为首牌时多与【滴溜子】、【鲍老催】、【双声子】、【滴滴金】等曲牌配搭成套。三是常与北曲【醉花阴】或者北曲【醉太平】组成南北合套。
入去去平平,去入平平去平平。去平平平去,去上平平。平平入 平入平平,平上去 平平平去。去平去去平平去,平平去入平去。
【附3】 例曲
1.〔南黄钟·画眉序〕《八义记·庆元宵》
明·徐元
与民欢,庆赏元宵广排筵。会簪缨朱履,贵戚三千。座列着、公子王孙,簇拥处、娇娥粉面。太平无事人乐业,黎民尽歌欢宴。
2.〔南黄钟·画眉序〕频梦故居黯然赋此小令
清·沈自晋
客梦绕城东,迤逦还寻旧帘栊。问归程何必,片影孤蓬。娲封冷绝迹颓垣,蛛镇断惊心残栋。笑他错却邯郸道,空随幻蝶迷踪!
3.〔南黄钟·画眉序〕《绣襦记··第十出》
明·徐霖
修眉远山碧。脂粉翻嫌涴颜色。看嫣然一笑。果然倾国。秋波莹眼角留情。金莲小香尘无迹。绮罗丛里春云煖。尘思坐来消释。
4.〔南黄钟.画眉序〕《幽闺记·第四十出》
元·施惠
文武掇巍科。丹桂高攀近嫦娥。喜莺迁乔木。凤止高柯。十年探孔孟心传。一旦试孙吴家学。画堂花烛光摇处。一派乐声喧和。
5.〔南黄钟.画眉序〕《千金记·第二十八出》
明·沈采
文武两相依。歃血为盟有天知。为春王正脉未绝如丝。愿三杰心志和同。一统山河完聚。大家戮力勤王事。功成在汗简标题。
6.〔南黄钟.画眉序〕《昙花记·第五出》
明·屠隆
胜日好郊游。一带山川错如绣。看霞红楼阁。水绿汀洲。虹梁照缥渺仙都。鸳瓦映参差云构。丽人齐斗春风面。家家绣户帘钩。
7.〔南黄钟.画眉序〕《紫钗记·第二十三出》
明·汤显祖
花暖洛阳城。似献赋河阳旧风景。喜吹嘘送上。九天驰骋。探一枝春色归来。带五彩祥云飞映。跳龙门此日门楣应。箫鼓画堂欢庆。
【注】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