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精读引领课《表里的生物》说课稿
(2020-07-11 23:40:19)
标签:
教育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是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本文不仅语言生动有趣,而且内容前后衔接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对父亲的表的“认识”展示出来。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贯穿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但具体在各课中又体现了不同的层次性。《表里的生物》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印证自己的观点。丛书中,“科学就在身边”的七篇文章《彩色的鸟》、《害怕带轮子的大屋》、《最佳路径》、《死海不死》、《基因畅想》、《统筹方法》、《我想知道里边有什么》对应《表里的生物》,
阅读时要学会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印证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学示其训 句索启义
章求其旨”,所谓精读,就是深入细致地研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味。继单元预习课之后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
2.
会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印证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
二、说教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从六年级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引导法:结合教学实际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质疑,联系课题,浏览全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以“读促思”:自主探究后组织学生自由辩论表里有没有生物?最后结合实际进行延伸,从而体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授课中以“读促思”教学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使学生愉快融入教学内容,更易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三、说学法
本课继单元预习课之后,学生在课前已经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本节课课内主要是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所以精读引领课培养学生兴趣,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教学文本时要求学生以下方法逐步领悟课文内容。
(1)浏览全文,回顾内容;
(2)自主阅读,质疑解疑(如:本文在阅读中可以抓住人物的对话及心里活动描写,自我勾画,自我评注,这样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3)带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对文本知识的了解反馈做肯定与引导)。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精读课例的教学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花力气下功夫训练到位,或把词语训练抓实,或把积累抓实,或把语感抓实,或把评价抓实等。介于本节课是单元预习课之后,所以我采用谈话导入,齐读单元导语,出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联系课题,浏览全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既温习旧知识,又激发学生新课学习的兴趣。
(二)、民主导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是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学生能够深入地品读文本,才能够产生思路上面的碰撞和心灵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切身体会文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才能够和教师以及同学之间进行更为平等和高质量的对话。以单元语文要素“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为聚焦点设计教学,做到“一课一得”、举一反三。设计
自主探究三环节:自由辩论——精读得法
——汇报交流
这样的精读引领课:一方面要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理解文章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三方面能够学习文本的写作手法,学会迁移和活用;最后能够通过精读引领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检测导结——妙笔生花
老师提出能抓住文章中心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全员汇报交流,读悟结合,逼近课文的深层问题,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老师适时点拨。
(四)、拓展阅读《彩色的鸟》《害怕带轮子的大屋》
运用精读课所习得的学习方法,进行拓展阅读。阅读来自于主题丛书的文章《彩色的鸟》《害怕带轮子的大屋》。首先总结学法: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可以从“我”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中印证“我”是一个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接着放手让学生默读《彩色的鸟》《害怕带轮子的大屋》,
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印证“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精读引领课学习,学生阅读相近、相关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不断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对主题的认识、感受,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语言,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阅读带给人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阅读学习不仅能实现语文学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说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经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本节课我设计强调式板书,根据课堂学习,灵活机动地突出课文的人物品质,增强针对性,以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
表里的生物
有好奇心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