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华山有感

(2018-08-27 15:19:43)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娱乐

分类: 旅游感悟
        登华山有感
            ------ 旅游者登山手记
光阴荏苒,一晃有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
,登华山华山的感受还是历历在目,那刀锋一样的山脊,那高耸直立光滑的那山壁,那狭窄陡直云般的登山石阶……        那是一九九五年春天的时候,我因出差来到华山脚下,有了一个游历名山的大好时机。登山那天我在晚上大约十点就从旅店出发向黑黝黝的华山奔去,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来到山门,我知道华山就在我的眼前了,可是天太黑没有月光,根本看不见华山的尊容,只好打开手电低头看路向山上登去。
登山时隐约看见遥遥的山峰顶端,感觉并不那么高,心里就轻松不少。虽然我独自一人登山却也不寂寞,两边山林不时传来几声鸟鸣,那声音清脆悠长,让人听了心里清亮亮的,舒服极了。山路边的小溪也发出的银铃般的水声,洗去了我几分劳苦。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我的耳边就只有山风声了。
大约走了三个小时了,我有些累了,就只好调整登上的步伐,由原来不停地攀登改为没走二三十个台阶就停留几秒,登山初时的兴奋少了许多,原想很快就能登上主峰,可是现在脚下的石阶仿佛中了魔法会不断向上延伸似的,走了一段还有一段,山还是那么陡,石阶还是那么窄……,终于我来到了千尺幢,这真是一道险关,两道狭壁加一道石阶,石阶顶端还由一块石板覆盖,我必须通过一个一米见方的石井一般口洞才通过它。


老君犁沟也是古人登山时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传说那里原是一块光滑的陡壁,人到此处难以攀登,太上老君听说了,就骑着青牛降临华山,赶着青牛用仙犁杖为登山人在石壁上犁出了一道沟。我用手电一照,眼前古人登山的路是在六七十度的沟里凿出两排能过插入半个脚的石窝,人要想登上山去必须两手紧扣住石窝,手脚并用,其险可想而知。我今天就不用冒那个险了,在石阶的右边已经新凿了登山石阶,但是登它时还是感到了它的险峻,我两手紧紧抓住两边的铁锁,脚踩实了石阶才敢向上等,眼前的石阶仿佛紧贴这我的脸,真让人不敢有一点马虎……
黑暗中我登了一程又一程,天也渐渐亮了,我的眼前渐渐清晰了,向下望去到处都是云海,华山如同浮在云海上的仙舟,华山在我的眼里就像揭开面纱的少女,露出了美丽的姿容。她山美,那山崖石壁光滑洁净,宛如出水芙蓉般的美,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柔美,没有一丝坚硬的感觉;她树俏,许多身形玲珑的松树植根于洁净的峭壁上,看上去那么俊美俏丽;山的水清,虽然她出身名山却从不张狂地水花四溅,而是斯斯文文的从陡峭的山壁上滑下,真有大家闺秀的绰绰丰姿。
天亮了,我渐渐体验了华山之险,人站在只有几米宽的滑溜溜苍龙岭上真感到汗毛直立,脚下不敢有一点闪失,唯恐一滑滑落下两旁的万丈悬崖,想当年诗人韩愈走到此处,本想写诗感怀,却被此处险境吓得一抖,手中的毛笔跌落崖下。我胆颤颤的走过险路,向西峰走去,这里的路不那么陡了,但路的一侧大多紧邻悬崖,让我不得不处处小心。在西峰我仔细端详韩香劈山救母处,一块巨大的馒头般的巨石从中间出现一道一尺宽的缝隙,真如被巨大神斧劈过,我在此伫立良久默默祝愿天下母亲都能拥有一位这样的儿子!
天明了下山真与天黑登山感觉不同,我满眼看去都是险情,不得不手握铁链步步踏实向下挪,两膝酸痛不已,走到陡处不得不转过身来面向崖壁向下挪……人生是不是也有着同样的体验:阻力太大时,人就会放弃,看不到困难也许会增加成功希望!!  但是,下山后的几个晚上噩梦连连,都是从高崖上失脚跌落……,华山之险真让我汗颜!!!                                                                                             2009年2月28日回顾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