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林外史》之人物线索

(2016-05-10 20:58:58)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林外史
起初接触《儒林外史》,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读了中学课本的课文《范进中举》才明显感受到属于中国古代的讽刺体。而我当初也总是习惯性的将吴敬梓与欧洲的莫里哀,巴尔扎克,美国的马克吐温等作家一样归为同一类作家,因为一直没有读过全本,所以甚至认为《儒林外史》是与欧洲短篇小说集一样是由一个又一个没有关系的小故事组成的,其实不是这样。
固然《儒林外史》的所有故事并不一定有联系,但是连接故事的线索是复杂的人物关系。同时《儒林外史》的情节纷纭、人物众多,但却没有贯 串始终的主角。作者常通过一个人物的活动牵连出一串人物来,从而彼此勾联上场。比如匡超人去杭州避难途中,先是遇到自称名士的景兰江,并由此而引出赵雪斋、支剑峰、浦墨卿、胡密之、 卫体善、随岑庵等一批所谓的“西湖名士”先后登台亮相。
但是吴敬梓的人物进退场并不仅仅单纯的引出故事的主角或者配角,还有无数的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或者是强调故事的主体思想。比如五河县的彭乡绅与方盐商,在他 们进场之前,不论是作者的正面介绍,还是书中一系列的角色:唐三痰,赵麟书,余敷,余殷,唐二棒椎,姚老五以及成老爹等人的议论,满文的彭、方。但实际进场的却只是方盐商,作者描写了他与厉太尊 公子的吃喝玩乐、与权卖婆在尊经阁上的谈笑风生,并予以讥刺抨击。而彭 府几位“老爷”只在送方老太太神主入节孝祠的队伍中一晃而过,可见前文的只是虚写。这种虚虚实实的进场方式,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而且也表明作者对方盐商的憎恶更在彭乡绅之上,通过具体描绘,实录其种种丑态, 给了读者以深刻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