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棒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2016-09-26 18:23:29)

        浅谈小棒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侯春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走进课堂,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图像,替代了传统的教具学具,它可以使课堂上枯燥的内容变得如虎添翼,可以使疑难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但是在农村教学点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还不够到位的情况下,自制的学具小棒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更能彰显它独特的魅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的魅力。

      一、帮助建立概念的魅力。小棒是小学生低年级学习数学知识的最好“帮手”,它是纯天然的学具,便于随身携带、无处不在的简单的学具,教师教学时使用小棒借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强化观察、分析的关键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感悟抽象的数学规律与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从中可见动手操作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重要性,而作为学生日常动手操作过程中的工具——学具,其作用与意义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首先明确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用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之后让学生动手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学生自己动手发现有剩余1根的情况,讲述怎样写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剩余的1根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概念。再一次用10根小棒摆正方形,剩余2根小棒,使学生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逐步完善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概念。然后结合合作学习,用11根、12根、13根小棒分别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同桌两人,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摆,一个负责记录结果,并写好算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意识。联系摆的过程中的算式,发现余数小于4。为使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用小棒摆五边形。为不重复上述环节,在学生对余数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猜会有哪些余数,之后再将正方形和五边形的过程联系起来,探究余数和什么有关,引发学生深思,从图形的边数到除数,充分地验证了余数<</span>除数。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很快得出结果大大提高了小棒的使用性。

      二、催化理解概念的魅力。学具小棒的使用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催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一节课40分钟内,如何才能让他们较顺利地学习数学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摆小棒自己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巧摆小棒的小游戏时直接介绍游戏规则时他们非常专注的听,动手操作时,他们很用心地用手上的小棒,先摆一个正方形,然后接看摆第二个,完成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和你的同伴说一说。有几个孩子很有成就感地说:这两个正方形要共用一根小棒,用了7根。接着再摆4个正方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我要求学生说说注意的地方。这个学生说只要按照规则摆,动脑筋想只要正方形共用的小棒越多,用的小棒就越少。谁会用最少的小棒摆6个正方形呢?用几根小棒?这个学生说只要按照规则摆,动脑筋想只要正方形共用的小棒越多,用的小棒就越少。我觉得摆弄小棒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特点。慢慢的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才可以将它变换出各种图形。摆这些图形的时候,要考虑正方形共用的边数越多,省下的小棒越多,摆出的图形就越多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拼图形的过程,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能使学生感悟拼图的方法,从而较好地突破了难点。我发现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有几个平时爱开小差的学生都很专注。    

     三、初步识别几何图形的魅力。教具、学具小棒不仅活跃了低年级教学课堂课堂,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低年级数学都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图形。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时,我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准备同样长短的小棒,孩子们有的准备了火柴、有的准备了竹子做的小棒、有的准备小木棒,学生有了这些小棒,同时通过摆小棒快速地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在摆的同时体会到了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三根一样长的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也能摆一个三角形等等,然后通过摆小棒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图形的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具小棒摆图形,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他们指着教室的门,窗,黑板说长方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效果很好。

总而言之,小棒在课堂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简,为学生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起到了支撑点的作用,特别是为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几何图形彰显了“四两拨千斤”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