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故事(之一)
(2022-11-01 16:13:54)
标签:
随笔 |
分类: 班级记事 |
题记:
每接手一个班级,就能发现班里那些需要个别关爱的孩子。因为诸多的原因,孩子们在身心、学习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因为父母离异,疏于管理;有的是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有的长期忽视,放任自流。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原因在其中。作为班主任的我,尊重每个孩子,看到孩子们的不同,用爱心和耐心浇灌,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21年9月,因为疫情原因没有如期开学,网课学习进行了两个周。接手的这个班,与学生的相识从网课开始。每天一如既往地在组建的企业微信群中发布作业通知,指导网课学习,催交作业并进行评改,再将每天作业情况以小结的方式进行公布。还未谋面,却已从作业的提交与质量看出孩子们的差异。工整清秀的字迹让人赏心悦目,而那些潦草应付的作业让人揪心不已。群中提醒,个别沟通,多种方式督促,依然有孩子不为所动。一次又一次的催促,换来的是置之不理,苦口婆心的劝诫,重复地催交成为每天的必修课。我告诉孩子:网课就是试金石,它能测出你是李逵还是李鬼。诚实面对自己,用心做好学生才是你最重要的事情。我相信我的付出会有回报,更想用坚持融化那些坚冰一样的孩子。果然,被我的诚心打动,消极的家长行动起来,家校合力促进了学生的改变。蒋明岐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孩子入班时语文成绩十几分,薄弱的基础,加上家长的疏于督促,缺少良好的自律性,他的作业几乎没有按时交过一次。不交作业,无法看到学习的效果,拉下的功课赶起来更吃力。为了不让孩子自我沉沦下去,我拨通了孩子爸爸的电话。我的话还未出口,那边已经传来爸爸的声音:“这个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差,还不好好学,我都想放弃他了……”这番话从一位父亲口中说出,我能感受到话语中对孩子的失望与无奈。我很坚决地说:“作为老师的我们都没有放弃孩子,你更不能放弃,咱们一同努力帮助他。”电话的那边传来家长感激的话语,我嘱咐孩子:“老师希望通过作业看到你的努力,希望你每天认真学习,按时提交作业,老师会及时批改,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自此,蒋明岐开始交作业,尽管作业数量不够,质量很差,但是他已经用行动表现,我欣慰孩子的变化,并用耐心浇注。电话交流成为我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我也从交流中开始认识这个腼腆而又看似乖巧的男孩。后来,了解到他家庭的特殊情况,父母离异,跟着爸爸,爸爸工作忙,平常疏于管理与教育,久而久之,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很少,对于孩子的问题头疼、着急、上火,却又无能无力,只能听之任之,消极处置。此刻,我也更加明白与理解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见到这个男孩,让我印象深刻,个子高高的,瘦瘦的,皮肤有点黑,眼睛很大,五官精致,笑容很好看,一笑就露出洁白的牙齿。他喜欢穿黑色的衣服。站在我面前,说话声音较小,是那样腼腆又乖巧。 上课时,我总会走到他跟前,看他书写,给他指导,有时拍拍他的肩膀,笑盈盈地送上鼓励:写得不错,再加把劲!他微微转头看着我,脸上闪过红晕,又继续埋头写着。我知道这是一朵迟开的花蕾,他的花期还未到,静静等待,精心培育,一定能等来他的花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