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研究开题报告
(2015-03-08 23:15:45)
标签:
教育 |
高中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研究开题报告
宝塔区第四中学
一、研究背景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生存实践智慧,因而,写作教学无疑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作文能力,折射出语文教学的成败;作文教学的困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全面纵深发展。课题中的“能力”研究是指培养高中学生写作的认知能力、构思立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理性思辨等能力。
二、课题提出
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取代了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为此,我国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潮流,因此提出该课题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多年来,从课堂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考场作文存在审题走题、文章逻辑性不强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等现象。受“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我校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范文导引模仿,轻生活实践体验的短视倾向。这种忽视对学生写作意愿、兴趣、情感、习惯、表达欲望等因素的关注,漠视乃至无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学生只能置身于现成的作文选,受制于作文等级或得分,思维的空间日益狭小,关注的视角日益浅近,思维的触角日益迟钝。我国教育先驱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作源于生活”。如何让学生能够用理性地思辨能力构思回归生活的本来状态,关注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进一步激发创新意识,克服机械模仿,从而突破传统的“形式写作”教学的窠臼,这是深化我校作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迫切的现实需要。因此,提出该课题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了解目前高中学生的写作现状,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写作资料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进而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学生的写作情况,在调查学生写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如复杂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对比。从而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访谈研究法――通过访问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高中学生写作的意见。从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让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写作特点,而做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上能做到很好的对接。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体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跟踪分析,搞清他们写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做到有针对性的采取提升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对各个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分析,对不同学生所采取的方法进行综合,从而找出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研究过程
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调查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结题,写出研究报告阶段。
七、研究保障
1. 理论支撑
民族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出路在素质教育。构思能力、表达能力、理性思辨等能力,这些都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如果说,一个学了十几年语文的学生,没有独立思维意识,不能形成自己应有的价值判断,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那么,他(她)的所谓的素质又在哪里呢?而作文能力的提升则能很好地担起培养学生这方面的重任。
本人拥有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从事语文教育9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代科目成绩位列年级前茅,尤其近5年的高三教学经验积累和重大参赛经验积累,同时对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有了很长时间。另外我时刻关注新知识的更新及政策变动,对此项课题有浓厚的兴趣,还查阅了丰富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整个过程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本人有信心完成此次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