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23)!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24)!丽之姬(25),艾封人之子也(26)。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27),与王同筐床(28),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29)!
注释:
(23)说(yuè):通“悦”;喜悦。
(24)恶死:讨厌死亡。弱:年少。丧(sàng):丧失,这里指流离失所。
(25)丽:丽戎,春秋时的小国。姬:美女。“丽之姬”即丽姬,宠于晋献公,素以美貌称于世。
(26)艾:地名。封人,封疆守土的人。子:女儿。
(27)及:等到。
(28)筐床:亦写作“匡床”,方正而又安适的床。
(29)蕲(qí):祈,求的意思。
译文:
“我怎么知道贪恋活在世上不是困惑呢?我又怎么知道厌恶死亡不是年幼流落他乡而老大还不知回归呢?丽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她,她当时哭得泪水浸透了衣襟;等她到晋国进入王宫,跟晋侯同睡一床而宠为夫人,吃上美味珍馐,也就后悔当初不该那么伤心地哭泣了。我又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的求生呢?
感悟: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齐物’最彻底的方式便是齐生死,人活着的时候被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上演的、悲欢离合的剧情搞得心乱如麻、大喜大悲,像这样完全活在虚幻妄想、活在自己的情绪中,还算是真正的活着吗?倒不如死了清静、死了真实;世人若能看破生死,放下一切自我延续、贪生怕死、喜生恶死的念头,认清思想制造的所有假象,从而止息妄念、与生命本源——即混沌不明的未显化状态相连接,便能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活出永恒的喜悦与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