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学真诠

(2023-05-16 12:52:07)
分类: 佛道气功,国学
                                                           仙学真诠
                                                                                                                                           明 邗上元同子
       当代仙学大家萧天石对这一书的评价极高, 这里摘抄
如下。
一、 《仙学真诠》 一书, 为丹经之最简要精微, 而又条理粲然, 使人易入易悟易修者•。 其所言无—莫非最上一乘之修真大道。 一般言丹道者之通病, 非失之于乖谬空琉, 即失之于玄幽渺冥, 非落人于诡谲怪异, 即落入于旁门小术。 斯编则绝无此病, 本末兼赅, 体用咸宜; 贤者可识其深, 不贤者可识其浅; 无论上智下愚, 循之以修, 既可以之守约人道, 亦可以之养生尽年, 并可以之立超圣域; 故元同子称为丹经之最。 非具人天眼目者, 曷能语此!
二, 神仙之学, 以文始派最高, 以少阳派最大。 本书则兼二派之长; 取精撷华, 删繁去芜, 全从上乘大道与上乘功夫切要指点。 且尽扫铅汞龙虎之假借, 直指心源, 彻明性地, 字字金言, 无半句浮词泛语。 简而能博, 要而能详, 万卷丹经, 其修为精妙处, 尽备于斯矣。
. . . . . .
六、 本书著者, 于最后并举出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炼神还虚三关功夫, 自有为人无为者为渐法, 径修无为而自有为者为顿法。 亦即是说: 先修下二关以达上一关者为渐法, 只修上一关以兼下二关者为顿法; 故径修炼神还虚功夫, 即可直透三关, 顿超仙域, 棂柄在手, 命由我造。 此为简易直捷之道诀, 言前人之所未及言者。 修直之士, 如能善体斯言, 并贯通全书要旨, 而为会心之涵泳, 切身 做下去, 自能体得此中三昧, 无须再寻名师讨口诀也。

. . . . . .
                                                     《仙学真诠》 引
       神仙之说, 养生者所必用也, 然其道有二, 文始经曰; 能见精神而久生, 能忘精神而超生, 盖忘精神者, 虚极静笃, •而精自然化炁, 炁自然化神, 神自然还虚。 此虚无大, 道之学也。 见精神者, 虚静以为本, 火符以为用; 炼精成炁, 炼炁成神, 炼神还虚。此以神驭炁之术也。 学虚无大道者, 虽不着于精炁,然与道合真, 神形俱妙, 有无隐显, 变化莫测, 其寿无量, 是了 性而自了 命者也。 举上而兼下也, 以神驭炁, 则着于精炁矣, 然保毓元和, 运行不息, 神和之至, 熏蒸融液, 亦能使形合于神, 长生不死。 乃了 命而性因以存也, 自下而做向上去者也。 此二端虽大小不同, 而皆有益于人, 养生者所宜用, 非旁门小术,劳而无成者比, 予所闻于葆真子者如此, 其所留真诠, 予旧尝删节之矣, 然犹病其多, 今重为订正, 撮其要旨, 置之凡案, 时自考览, 为精进之助, 亦以比于三年之艾云, 邗上元同子桑乔子木甫。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秋九月望旦
                                                                真诠序
       修炼之学其道有二: 《文始经》 曰: “能见精神而久生, 能忘精神而超生。 ” 忘精神者, 虚极静至, 精自然化气、 气自然化神、 神自然还虚, 此虚无大道之学也; 见精神者, 虚静以为体, 火符以为用, 炼精成炁、 炼炁成神、 炼神还虚, 此以神驭炁之学也。学虚无大道者, 虽不着于精炁, 然与道合真, 形神俱妙, 有无隐显, 变化莫测, 其寿无量, 是了 性而自 了命者也, 举上而兼下也。 以神驭炁, 则着于精炁矣。然保毓元和, 运行不息, 冲和之至, 熏蒸融液, 亦能使形合神, 长生不死, 是了命而性因亦存也, 自下而做向上去者也。 虚无大道是法身上事, 以神驭炁是色身上事, 此二端虽大小不同, 然惟此为金丹之真谛,大道之正宗, 体之有益, 修之则成, 非若旁门小术,劳而无功者比。
       昔余初遇我祖师时, 求示长生之学。 我祖师曰: “长生之学有真有伪, 伪者方士之术, 真者道士之道。 ”余遂受教, 幸得超凡。 夫方士之术, 如食草木之实,服金石之精, 以及采阴补阳之法是也; 道士之道, 忘精神与见精神二端是也。 从乎术, 欲求长生必反自 戕其生, 从乎道, 不惟长生而真证无生。 真伪道术之悬殊, 具正眼者自能辨之。 独是古来道书充栋, 古之仙师设为种种譬喻, 借物立名, 借名寓意, 固以真道难言, 要亦包含影略, 不欲明言之耳。 奈何后之学者,泥文执象, 譬喻上重添譬喻, 缠裹滞着, 益增垢秽,是以裒集群书, 平易切实者采之, 支离琐碎者删之,复为注解隐微, 阐扬宗旨, 编成一书, 分作三卷, 令学者阅之, 胸中湛然明净, 屏除一切迹象, 专于精气神上着力进步, 庶道可明, 仙可成矣。 分别正道, 自知旁门小术之非; 剖明实学, 便识证果成真之路。 使希仙者不致问道于盲, 是编实有小补云。
       予卧病九江西林寺, 有黄冠来憩宇下, 漫就之。 察其气象似有道者, 问其年八十九年, 其生天顺之六年,其祠薄则成化七年所给也。 丰神磊落如四十许人, 种发被耳未尽。 询问其名, 曰: “葆真子阳道生也。 ”予曰:“先生之齿长矣, 而其神观不衰意者, 有长生久视之道乎? 长生久视可学乎? ” 葆真子曰: “君之貌类儒者, 亦知孟子之言乎? ” 曰: “夭寿不二,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 夫修身, 讵有外于存心养性耶? 存心养性则能立命, 立命者造化在我, 长生乌足以尽之。 故凡求长生者, 皆以夭寿二其心者也。 予愕然曰: “孟子之言则然矣, 然玄宗之所谓学天仙者非欤! ” 葆真子曰: “皆人也, 皆冠、 皆履、 皆行、 皆止、  而独曰仙, 是有以异乎人也。 皆仙也, 而独曰天仙, 是有以同乎天也。 天者尊而无上, 神而莫测者也。 今夫人亦甚缈矣, 所以可为天仙者以其心天之心也。 心天之心, 必复其性之初, 不复其性之初则汩于情之未。 复性所以之天, 汩情所以之人。 之人也者, 犹夫人也。 凡吾之所存无以甚异于人, 而乃欲超乎人, 其于天未有万分之一相应也。 而曰我烹我铅, 我炼我汞, 天仙矣, 不亦谬乎?阴符经曰: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 天道者, 天心也。 夫能心天之心, 然后能行天之行, 中庸之能, 尽
其性则可与天地参。 子儒者曷不蹈之? ” 予曰: “即如子所云玄宗, 奈何以养性为孤阴, 而谓其无成? ”
       葆真子曰: “此非知道之言也。 性即道也; 阴阳, 气也; 二俱不离亦不杂, 以性谓孤阴, 是以气语道也。且性也者, 无极之真, 太虚之灵, 二五之精。 天之灵为上帝, 其次为日月星辰; 地之灵为后土, 其次为社。 山之灵为山神, 水之灵为水神, 草木昆虫之灵为草木昆虫之神, 人之灵独异乎哉? 而曰孤阴, 是不见性者也, 故曰非知道之语也。 ” 予曰: “然则奚为而可? ” 葆真子曰: “子独察夫子之用心, 其同乎人者几? 其同乎天者几? 去其人就其天, 心无不天, 乃所以为真人, 人之至于真也, 斯可语于天仙矣。 ” 予不觉爽然自失, 匍匐, 起再拜之曰: “先生殆非黄冠者流也, 予今乃知玄宗之的云。 ” 葆真子曰: “此非道生之说也, 道生受诸太虚, 太虚受诸寥阳, 寥阳受诸洞真, 洞真受诸云峰, 云峰受诸长春, 长春受诸重阳。 ” 又曰: “吾有《真诠》 二卷、 《卮谈》 一卷,予试观之。 翌日吾且之庐山观天池返, 乃就女(汝)取书以行。 ” 遂行, 挽之不可。 予慎藏其书以俟, 然竟不返。 嗟! 夫予不识葆真子之果为何如人也, 今其书具存, 予惜其抱斯懿而不显于世, 故为之删润而传之玄同。 予桑乔子木甫记。
                                                                                                                          嘉靖辛亥岁八月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