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
郭钦源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545001)
【摘 要】
针灸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其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且与其他各种疗法的综合应用也十分普遍。为了解目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从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管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属中医学中“腰痛”“痹证”范畴。该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发病急骤,病情迁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LIDP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疗法对脊柱有损伤,往往不得已才施行。保守疗法中,针灸疗法疗效独特,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且与其他各种疗法的综合应用也十分普遍。目前有关针灸治疗LIDP机理的实验研究报道及治疗方法日趋增多,现将其实验研究和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传统的观点认为,突出腰椎间盘的机械性压迫是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的唯一原因。而临床实践中发现,机械压迫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临床和病理现象。但新近的研究认为,致炎化学物质是引起化学性神经炎及神经根性疼痛的重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炎症介质和化学因子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被发现,如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E2、磷脂酶A2、一氧化氮(NO)、P物质(SP)、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1]。动物实验发现,腰神经根压迫症大鼠受压神经根局部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升高,实验大鼠经电针针刺环跳、阳陵泉穴位后,局部组织中SOD活性可得到升高,LPO含量则下降[2]。实验研究发现,夹脊电针对模型兔腰椎间盘退变具有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的敏感性降低、抗凋亡能力增强,引起细胞凋亡减少[3]。宓轶群等人[4]给予腰神经根受压的大鼠模型温针夹脊穴治疗,发现温针治疗可以有效维持神经根背根节细胞形态、超微结构,有效抑制炎症介质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相关基因(CGRP)的释放。
2 临床研究 2.1 毫针针刺法
毫针针刺即普通针刺治疗LIDP通常取局部阿是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同时辨证施以不同的手法。如廖炼炼[5]取大杼、委中二穴为主穴,配以腰突穴(为作者的经验穴,在患侧腰椎棘突旁45~75mm之间压痛处),同时根据气滞瘀血、寒湿凝滞、肝肾亏虚等证型辨证加减穴位,共治疗40例LIDP患者,治愈2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7.5%。刘轶智[6]通过对比烧山火手法和平补平泻法治疗LIDP后发现,烧山火手法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疗效优于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组,由此认为烧山火针法较常规平补平泻针法要好。黄裕恩[7]发现灵龟八法针刺在LIDP的治疗中,总体疼痛改善效果与普通针刺治疗相似,但其起效更快,早期减轻疼痛效果更好。
2.2 温针疗法
温针灸发挥了针与灸的双重作用,其原理是通过点燃针柄上的艾条,使艾条燃烧的热力通过针身传至发病部位,可驱逐风寒湿之邪,具有活血化瘀、温养筋肉的作用,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谢松林等人[8]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LIDP患者148例,其中观察组78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只针刺不施灸,结果观察组愈显率达90.03%,对照组愈显率为65.71%。秦会超[9]同样采用温针灸治疗192例LIDP患者,分为温针灸组与口服药物组,结果温针灸治疗组100例,基本治愈79例,显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6%;口服药物对照组92例,基本痊愈61例,显效2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8.1%。
2.3 电针疗法
针刺后针尖抵达肌肉组织深层,此时在电针不同波型如断续波等的刺激下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报道显示[10],当电针采用2/100Hz的混合频率治疗LIDP患者,其临床疗效要优于采用低频2Hz和高频100Hz治疗后的效果。在穴位选择上,有学者发现单穴(腰突穴:患侧脊柱后正中线旁开约1寸,体表位在L4/L5、L5/S1节段)电针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多穴(如大肠俞、关元俞、八髎和夹脊穴等穴)电针的疗效,且具有更好的镇痛作用
发现,单穴电针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果,在疗程范围内,即时镇痛始终有效,并在第二次治疗后,其后效应和累积效应达到最佳。邓伟[13]运用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60例LIDP患者后发现,电针夹脊穴疗法要优于骶管滴注疗法,同时电针组在即时镇痛及远期疗效的维持上具有一定优势。
2.4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可发挥针、药的双重效应,通过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以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而产生效应,药物在经穴区域进行生物化学作用,使经穴与药物的综合作用得到发挥。穴位的选择则因治疗而异,如郑明海等人[14]选取阿是穴位注射治疗,23例LIDP患者在治疗第2日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林振原等人[15]发现给予穴位注射的LIDP患者中,首选患侧腰部夹脊穴的疗效要优于患侧与健侧夹脊穴同时注射。王璐[16]将120例伴有足部麻木的LIDP患者分为口服药物组、针刺太溪穴组和穴位注射太溪穴组,每组各40例。结果显示针刺组、穴位注射组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67.5%、87.0%、65.5%,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小针刀疗法与中医古代针灸疗法中的九针疗法极为相似,可以认为是九针疗法的发展。针刀医学理论认为LIDP的根本原因是腰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及力平衡失调。有学者认为其机制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局部效应,通过针刀的直接作用,剥离、疏通肌肉、韧带间的各种粘连,使肌肉、韧带得以松解、修复,从而恢复腰椎的动力平衡;另一方面是全身效应,针刀具有针刺的效应,且“得气”感比针刺更强,能舒通经络,调节脏腑的气血功能,激发体内调节作用,达到“去痛致松”的目的[17]。翟群威等[18]通过对LIDP患者治疗前后CT特征变化的观察后发现,经针刀治疗的患者两年后CT检查突出物大小、椎间隙高度和椎体滑移度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后神经根水肿消失或减轻的现象增加。郝俊等人[19]采用针刀治疗LIDP,并与腰椎牵引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腹针疗法以神阙经络系统为核心,能直接调节经络气血,气行血畅而止痛;同时还调整相关脏腑、经脉,使之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20],
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腹针的治疗通常选取水分、气海、关元为主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水沟、印堂;病程较长者加气旁穴;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气穴(双);以腰痛为主者加滑肉门、外陵、四满;合并下肢痛者加气旁、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气海穴旁开2.5寸)[21]。如苏小霖等人[22]采用腹针治疗108例LIDP患者,另外108例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结果显示腹针治疗组治愈
率为49.0%,总有效率为93.5%;单纯中药对照组治愈率为37.0%,总有效率为81.5%。何建新等人[23]发现腹针的疗效要优于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的常规针刺治疗,且腹针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少于常规刺。
2.7 其他针灸疗法
近年来有许多新的针灸治疗方法在取穴与操作方法上别具一格,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目前,这些方法应用于治疗LIDP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且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例如蜂针疗法是集针、药和灸三者于一体的自然疗法,它能在给人体经络穴位的刺激激励的同时,使局部皮温升高,产生湿灸效果,蜂针液也具有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等独特的药理作用[24]。包于忠等人[25]发现与常规针灸相比,浮针疗法在治疗LIDP方面有较好的短期疗效。某些学者发现[26],部分LIDP患者的腰部或大腿、小腿的后侧、外侧皮肤表面会有瘀滞的血络,故而在针灸治疗上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此法可使脉络通畅,气血调和,瘀血去而新血生,外邪得除,其痛自止。
3 针灸疗法结合其他疗法
3.1
针灸配合推拿疗法
何青等人[27]将18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表明针刺与推拿均能较好地改善病情,而针刺、推拿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赵正中[28]用传统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治疗LIDP
82例,治愈11例;显效52例;好转16例;无效3例;疗程最长30次,最短10次,平均15次,治愈率为76.8%,总有效率为96.3%。曾金强[29]治疗LIDP患者84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针灸与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与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5.7%。由此看来,针灸结合推拿治疗LIDP疗效显著(P田丁宝[30]运用针灸加牵引治疗72例LIDP患者,结果痊愈51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张国桥[31]采用针灸配合牵引的方法治疗150例LIDP患者,结果治愈72例(48.0%),显著进步67例(44.7%),好转6例(4.0%),无效5例(3.3%),总有效率达96.7%。
3.3 针灸配合中药内服
裴烈娟[32]将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活血祛痛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85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顾利军[35]采用针灸治疗62例LIDP患者(对照组),另外68例LIDP患者(观察组)则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达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Vol.(7) No.19-148-
到痊愈率(35.3%)、显效率(36.8%)、总有效率(94.1%)均高于对照组(24.2%、32.3%、85.5%)。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治疗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用中药热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作为主要疗法还是作为辅助疗法,针灸在LIDP的临床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疗效得到了临床验证。同时还可以看到,在针灸治疗LIDP的临床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LIDP的针灸治疗目前尚缺乏较为统一的诊疗规范,且对疗效的评价缺乏客观、统一的指标;其次是针灸治疗的取穴、电针参数的选择、具体的适应证亦无统一的标准;此外,针灸治疗LIDP的机理及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相对薄弱;最后,尽管针灸治疗LIDP的近期疗效有目共睹,但治疗后的随访报道不多,所以其远期疗效仍然不确切,而且在随访的病例中复发的也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亦比较缺乏。因此,以上四方面应该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从而为针灸治疗LIDP提供更为可信的临床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许国杰,艾炳蔚.针灸治疗LIDP的实验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2010,26(01): 36-38
[2]张彩红,吴耀持,万超,等.电针对腰神经根压迫症大鼠受压神经根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31(02):100-102,118
[3]张琦.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其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宓轶群,吴耀持,陈一.温针灸对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炎性介质NOS和CGRP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01):48-52
[5]廖炼炼.针刺大杼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09):27
[6]刘轶智.针刺腰部九穴为主施以烧山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7]黄裕恩.灵龟八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8]谢松林,廖小艳,刘绍梅.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01):34-35
[9]秦会超.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04): 790-791
[10]马桂芝,张奕,陈雷,等.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2):2727-2729
[11]孔伟光.单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3:62-63
[12]丁荣富,黄仕荣.单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疗效动态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27(01):188-190
[13]邓伟,蔡立皓.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07):40-42
[14]郑明海,吴姬敏.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痛23例[J].中
国中医急症,2012,21(10):1635
[15]林振原,吴明霞,曾伟,等.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优化选择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3,28(01):109-110
[16]王璐.太溪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66-68
[17]陈杰,鄢卫平,柳直,等.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06(10):52-53
[18]瞿群威,李尧,曹可政,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CT特征分析及机理探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1):93-95
[19]郝俊,张晓伟,宇光锋.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4,36(01):80-82
[20]吴高飞,宣丽华,吴翔.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09):591-592
[21]江维,周达君,关晓芳,等.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0:3
[22]苏小霖,张日霖,彭明霞.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03):309-310
[23]何建新,林伟容,陈俊琦,等.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07):501-504
[24]廖子俊.蜂针疗法辅以食醋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J].蜜蜂杂志,2012,02:38-39
[25]包于忠,徐国珥,许庆华,等.浮针与常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78-79
[26]梁杰.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04):118-119
[27]何青,徐丽华,吴文锋,等.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03):242-245
[28]赵正中.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3):494
[29]曾金强.灵龟八法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38,141
[30]田丁宝.针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06):204
[31]张国桥.针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02):105-106
[32]裴烈娟.活血祛痛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09):70-72
[33]孔荣.蜈蚣细辛汤配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82-83
[34]伍正华,唐耀华.针灸加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小结[J].中医药导报,2011,17(08):63-64
[35]顾利军.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927
[36]黄昭.针灸加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64
编辑:段苏婷 编号:EA-140801006(修回:2015-07-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