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设认知冲突的方法与策略
(2018-03-04 08:28:26)
标签:
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归谬反意佯误 |
分类: 模块技术 |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必须要学会寻找认知冲突。不管什么学科,不论何种课型,只有学习对学习存在认知冲突,就会产生学习的直接动机,知识点的理解、思维的产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才会有依附,课堂教学才会更丰富、更深刻。
如何形成认知冲突?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时,可使用以下三种方式:归谬、徉误、反意,使学生产生愤悱状态,形成认知冲突。
1.归谬: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不出现一丝错误。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则不亦然。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顺着学生的错误思路说,不要打断他,直到引出荒诞的结论。于是,学生自己就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而这种认识将是深刻的、长效、令人叹服的。
如果学习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那么这种学习就是生硬的、强制的,因而也就不再是真正的教育。归谬的做法,正是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认识错误的一种有效方式。
2.佯误:假装不明白或者假装失误,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高度关注、主动表达和积极解决。
经验和教训同等重要,佯误正是遵循了这一观点。它通过人为的陷阱,设置了教训的存在,从而增加了学生对问题的注意与认识。
如和孩子外出回来,说:我转向了,怎么找不到家了?孩子会兴致盎然地带着你回家。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个地方什么意思?我咋没明白呢?等等。这些方式,都会陡然增强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其全部思维与智慧进行解决。
创设认知冲突,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愤悱状态,从而进入可教学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