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审辩式思维的意义与培养

(2017-12-27 20:21:17)
标签:

审辩思维

培养

分类: 教育随想

在今天,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培养有知识的人,而是培养有思维的人、有智慧的人。教育的任务也不再是向学生灌输一些很容易在网上查到的知识,而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校中不再是学知识,而是学思维。

21世纪有三项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一是沟通交流能力,即口语和书面表达通力;二是逻辑推理通力,即要有逻辑地进行思考;三是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具有“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的特点:

——不懈质疑:不轻信家长、老师、权威的说法,独立思考,不懈质疑,根据自己的思考、学识、情感、经验、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个审问、慎思、明辨、决断的过程。

——包容质疑: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仅仅只是质疑,他会双向质疑,即质疑他人的同时也质疑自己。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包容异见。

——力行担责:具有审辩思维的人,不是口头派,是行动者,面对复杂、艰难的选择,他们会果断地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并且坦然面对行动的后果,自己承担责任。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对想当然的手法进行合理质疑,二是讨论那些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

很多东西我们认为是想当然的,但 其实是可以质疑的。比如:

1:什么是语文?

A、 语言和文字;B、语言和文学;C、语言和文化;D、语言和人文。

实际来讲,关于“什么是语文”,今天的语文教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这个概念我们现在争论了60多年,我们至少还会再继续争论60多年,也就是说,我们熟视无睹的一个语文概念,其实是分歧很大,并没有统一说法的。

2在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些是在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为贫穷的父母分担养家责任的贫二代,有些学生是父母可以重金聘请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的富二代。这段话支持了这样的观点:

A、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B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并不真实。

我们今天所讲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将来某天我们所有的孩子能够享受同等的教育之后,那时我们才能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发展审辩式思维,我们必须对那些习以为常的说法进行质疑:

比如:

在地铁上该不该给乞丐零钱?

被同学打后该不该还手?

发现同学犯了错误以后是否去告诉老师?

·得病后是否去看中医?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是不是好士兵?

高考必考科目是否应该包括英语?

是否恢复全国统一用一张高考试卷?

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的。

再比如:孔融让梨是由于谦让还是由于虚伪呢?到底要不要鼓励孔融让梨呢?这是值得争论的。子期死后,伯牙一定要毁琴绝弦吗?还是他可以继续弹琴以待另一个知音呢?在《红楼梦》中,贾母死后,鸳鸯一定要自杀吗?她是不是可以选择出家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多和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进行探讨,通过这类问题来发展他们的审辩式思维能力。

审辩式思维是我们中国教育中的短板,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学生审视思维的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