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诊断的方法与策略

(2017-12-01 07:35:05)
标签:

教学诊断

方法策略

分类: 教育随想

教学诊断不是教研员的专利,不仅是学校领导的基本素质,对一线教师也非常重要,会评课自然会上课,最近的几次学习,学到一点方法,受到一点启发。

1.可以按“体载特点”来诊断。

评课要总览全局。对于语文课来说,要非常清楚每种体载的特点,其特点也多为教学重点,另外还要清楚年段重点。

比如,老师讲诗歌教学,作为评课者,首先要清楚诗歌要怎么教?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诗歌教学必须要交待哪些东西,是低年段的诗歌教学还是高年段的诗歌教学,年段不一样,教学重点也一定不一样。低年段的重点是随文识字、写字,高年段的诗歌教学是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

2.可以按“二点三阶”来诊断。

好的教学一定是学生有收获的教学。

教师上课时要了解教学的起点,预设教学终点,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的落差,就是我们教学的需要,如何从起点到达终点,课上需要老师联系旧知给铺设台阶,一般情况下,老师要铺设二至三个台阶,让学生顺利到达。如何铺设、怎么铺设是老师教学的功力。

这样的课堂像剥竹笋一样,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3.可以按“几有课堂来诊断。

我们都追求学生有“心流体验”的课堂。心流体验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目标,二是有反馈,三是技能与挑战相平衡。第三点强调的是分层教学。

所以,评价一节课要以下几点,有明确、可检测的目标、有自主合作学习时间、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指导、有分层教学方法、有教学反馈评价,当然,还可以有二点三阶的设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等。不需要面面俱到,但需要明确几有,只有明确几有、而且相对稳定、坚持经常的时候,评课将倒逼教师上课与备课。

4.可以从“观察学生”来诊断。

换一个角度,课堂即学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来反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基本流程为有现象、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

认真观察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从专业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建议。看似在说学生,其实在诊断教师,诊断课堂教学。

在这里面,建议最为关键,诊断如果没有建议,是无效的评课,这相当于到医院后,医生只说了一句你有病是一样的。患者不需要“有病”的结论,需要的是去病的“处方”。老师们也一样,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最有收获的就是评课者的建议。

都说备课为了检查,上课自由发挥、评课随心所欲。评课最忌漫无边际、信马由缰。以上种种策略与方法,不建议面面俱到,选择一种为主,一种为辅,足矣。

别忘了我们评课的初心是改变课堂、改变教学。只要能把握这个初心,定得始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