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18-05-11 22:25:51)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王洪倩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7日

活动地点

集体办公室

活动主题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主讲人

王洪倩

参加对象

数学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本课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也许仪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小数乘法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小数乘小数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现有:

1.方法上的错误。

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3.计算上的失误。

面对学生容易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田晓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1日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理解规范字

主讲人

李润雨

参加对象

语文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1学时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必须夯实,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掌握扎实。

    二、引导学生朗读,本文就是一首诗歌,重点在朗读上,设计精妙的引导语,领着学生多读课文,点名朗读,齐读,老师范读等等方式都要用起来,尤其是老师的范读不可忽略。

    三、让学生体会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如何壮观可以插入一段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生字的书写一定要砸实记牢,书写的笔画顺序老师要带学生多书空几遍,老师一定要范写,重视描红,带着学生写。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非常热烈,老师们对本课的教学提出了宝贵的一件,对我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指导,使我有了新的想法,感觉有较大的收获。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王洪倩

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12日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主讲人

樊园园

参加对象

数学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计论要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后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先独立思考,

3.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5.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          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6.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情境图的导入上要恰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美感和用途。以便为揭示图形特点做铺垫。再者就是要把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要加以解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教研总结 :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通过此次备课,老师们都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措施,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真真正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我们明白到,集体的智慧,并不是个人智慧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相互切磋,摒弃陈旧低效教法,学习先进教法,也避免热热闹闹而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明白,集体备课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同一模式。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

 

 

 

 

 

 

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王洪倩

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主讲人

阚清勤

参加对象

数学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2学时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利用知识迁移,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猜测—验证—交流—归纳),由直观到抽象,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练习要结合实际,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浅入深,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次教研,老师们各抒己见,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的更加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