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18-05-11 22:25:51)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王洪倩 |
活动时间 |
2017年9月7日 |
活动地点 |
集体办公室 |
活动主题 |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
主讲人 |
王洪倩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本课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也许仪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小数乘法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小数乘小数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现有: 1.方法上的错误。 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3.计算上的失误。 面对学生容易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田晓 |
活动时间 |
2017年9月21日 |
活动地点 |
办公室 |
活动主题 |
理解规范字 |
主讲人 |
李润雨 |
参加对象 |
语文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必须夯实,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掌握扎实。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王洪倩 |
活动时间 |
2017年10月12日 |
活动地点 |
办公室 |
活动主题 |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
主讲人 |
樊园园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计论要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后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先独立思考, 3.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5.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 6.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情境图的导入上要恰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美感和用途。以便为揭示图形特点做铺垫。再者就是要把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要加以解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教研总结 :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通过此次备课,老师们都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措施,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真真正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我们明白到,集体的智慧,并不是个人智慧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相互切磋,摒弃陈旧低效教法,学习先进教法,也避免热热闹闹而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明白,集体备课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同一模式。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 |
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王洪倩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办公室 |
|
活动主题 |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
主讲人 |
阚清勤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利用知识迁移,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猜测—验证—交流—归纳),由直观到抽象,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练习要结合实际,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浅入深,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次教研,老师们各抒己见,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的更加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