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咏辽阳·明·黄洪宪《山海关》注释新说

(2015-02-24 07:35:04)
标签:

历代诗咏辽阳

(明)黄洪宪

《山海关》

注释新说

分类: 明朝
                     明   黄洪宪关》注释新说

七律   押庚韵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节生急欲请长缨。

                             一 注释:
   1.古堞:是古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
   2.山关:为河北省旧临榆县之东门,长城的起点。今属 秦皇岛市。 明初置关戍守,因其背山面海,故取名山海关。北依角山,东临渤海,联接华北与东北平原。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3.沧瀛:
沧海,大海。 

   4.百二: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
   5.河山:疆域,国土。
   6.上京:国都的通称,今北京。
   7.仙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
   8.汉使:代表朝廷出使海外的使者
   9.银海:
银色的海洋。云、水、冰雪与日、月光华互相辉映产生的景色。

   10.玉关: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11.尾部:车辆的后部、运载机械或工具的后部。
   12.平沙:指广阔的沙原。
   13.闻道:听说。
   14.飞羽:
飞箭。
   15.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

   16.戍:其所驻之防地营寨亦称戍。后世称防守边疆为戍边。
                         二 译文与解释:
   站在古长城“天下第一关”的城墙垛口上俯瞰大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扼守着雄关,乃是山河险固之地,也是护拥着北京的北大门,
银蓝色的海洋上穿梭着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帆船与竹筏,从玉门关都有人在防地营寨常年驻守着边疆与要塞,秋天的野草,象龙一样横贯在北疆边岸上首尾相合的护卫着国土,微微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沙漠,潜伏着万马嘶鸣,并显露的一览无遗。听说辽阳战事急,在这紧要关头生发出急欲请缨上前线参战,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
                         三 作者简介:

    黄洪宪1541年至1600年)字懋中,号葵阳,秀水(今嘉兴市区)人。 黄综之子。洪宪于隆庆元年(1567年)举乡试第一。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修《大明会典》,书成,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官至少詹事。张居正二子张敬修与张懋修相继在会试中中式,史孟麟弹劾少詹事黄洪宪监试舞弊。奉旨出使朝鲜。有《朝鲜国记》、《玉堂日钞》等。
                         四 诗作历史背景:待考:
               五 此诗搜韵网没有,未入选辽阳龙鼎山石刻牌,录自全辽志。 

http://s6/mw690/005SzQ3Ezy6QdHmabt3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