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p3.pstatp.com/large/39b800016da66ab06272
写在前面
内向的孩子就是孤僻、无趣,没出息?
10年跟拍5个孩子的纪录片【零零后】告诉我们,父母对待内向孩子的不同态度,真的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
这5集纪录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叫一一的3岁小女孩。
在幼儿园里,内向的她只喜欢一个人待着,不去交哪怕一个朋友。但一一的父母并不觉得女儿有什么奇怪。妈妈甚至笑着说,我们都是安静型的人,所以,我觉得一一这样很正常。
https://p3.pstatp.com/large/435d00023319867863bb
她特立独行:
一个人也能在园里面玩、看书,很是自得其乐。她剪坏了头发也不带帽子,老师问起来时,一一说,我就要剪得像个男孩,我有权利这样。
https://p3.pstatp.com/large/435c00024352cff4dfb9
坚持自己的原则:
老师问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待着?一一说,我有权利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老师努力说服她交朋友时,一一伤心地哭了,因为不愿对现实妥协而哭。
https://p1.pstatp.com/large/436100004f7ec3a73f02
也有足够的知识量:
一一3岁可以背诵石猴出世的故事。小学跟朋友画画时,用诗句责备乱吹的风,稍后还给出了这句话的典故: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https://p1.pstatp.com/large/43600000c23c694ec585
一一长大后意识到,独处和与朋友交往,对她来说都很重要。
朋友的存在,可以让她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独处的时候,她可以通过整理这些信息来理解世界。所有的这些,都让她成为更好的人。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长成安静怡然的样子。
另一个安静内向的小女孩辰辰,在妈妈的眼里是“古怪”的。妈妈一直想纠正女儿的性格,却没有成功。
https://p3.pstatp.com/large/435e0002346c864aea13
长大的辰辰,成了一个会在床头放刀、缄默孤独的女孩,她不跟父母交流,只爱跟动物相处。
孩子内向性格测试
不对辰辰的人生观做出评价,只是觉得遗憾。忍不住会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内向的,该怎么培养呢?
在这之前,先来做一个问题参考表,测试孩子是否是内向的性格:
在一群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他会退到一边默默观察;
刺激性的活动后,他会回到自己安静的房间角落里重新“充电”获取能量;
老师、助教等人,经常用“害羞”、“安静”或“慢热·”等词语形容孩子;
跟同龄人比起来,他更容易观察到细节;
他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经常爱做白日梦;
他不介意一个人待着。
……
如果答案大多是【是】,那孩子很可能更偏于安静内向的。
内向者的困惑和优势
内向者的困惑
因为内向,太多孩子被打上【孤僻、无趣,没出息】的标签。
这些标签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一生,面对别人时,内向者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我无法像他们那样自如?我是不是一个无趣的人?人们是不是都会觉得我看起来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欢?
https://p1.pstatp.com/large/435f00022737dc2845b1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苏斯博士,也会因内向而觉得困扰——
苏斯博士甚至害怕见到自己的小读者,害怕他们失望——也许孩子们想象中的自己就像圣诞老人一样,亲切而和善,但真实的他是缄默寡言的。
内向者的优势
内向真的等于没出息吗?历史上23位著名的内向者,用他们的成就证明,内向者更容易取得非凡的成绩,成为世人眼中的英雄。
https://p3.pstatp.com/large/436100004f7fef209e3b
肖邦、牛顿、爱因斯坦、J.K.罗琳、诺贝尔和居里夫人等
为什么内向者更容易成为英雄?
因为他们更了解自己:内向者喜欢深入思考并善于自省,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往往更加了解。
他们不喜欢寒暄,更喜欢深度的交流。因此,虽然朋友不多,但朋友间的关系更稳定。比如一一回到芭学园后,和同样内向的小朋友有有,立刻成为了亲密朋友。
https://p1.pstatp.com/large/435e000234723dfef1af
除此之外,Susan Cain在TED演讲中告诉我们,内向者还有很多优势,比如细心、想象力丰富,观察力敏锐,更适合当领导等等。
对待内向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很多心理学专家,会给内向者提供各种建议,真正的目的还是让内向者成为更外向的人。这些建议,通常不会让内向者解脱感,只会更焦虑——
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是种缺陷,需要改变成外向的人。
只有Susan在演讲中提到了真正适合内向者的建议。
Susan说,内向不等于害羞,不参与活动是他们的自主选择。
同样是内向者的她,提出了两个建议:
一是尽量减少团队协作的机会(对内向者而言);
一是越给内向者自由让他做自己,他就越能做好,能想出他独特的关于问题的解决办法。
还有一点,是尊重内向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就像一一只想一个人待着,是因为她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独处让她感觉更舒适和更安静。
而且,外向的人是通过与外界的交往获得力量,内向的人,则会在独处的过程中,重新获得力量。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恰巧也是个内向者,一定要看看这部纪录片。
—— End ——
https://wx1/large/005St5I1ly1feqlhi15tpj30bd0a8ta4.jpg
毛妈Carol品牌Logo
毛妈Carol,英文绘本推广人,亲子阅读践行者。曾在海外教育集团任职十余年,接触欧美前沿幼少儿英语教材及大量原版英文绘本,职责培训国内英文绘本体验中心教师。 如有任何育儿问题可以直接私信我,我会及时帮您解答!绘本育儿,我们懂得更多一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