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钰德
程钰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84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首描写委婉的古诗词,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2019-02-22 14:17:35)
标签:

教育

分类: 诗词曲赋

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有些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和比兴等手法,比如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比喻;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却是拟人;而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更是一种比兴手法。还有些诗词采用意象叠加,或者连续用典;也有的以对仗工整见长,还有的以意境含蓄著称。

但有一类古诗词虽然没有上述的特点,却依然能够打动读者,每每读罢就感觉回味无穷。比如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篇幅之外的含蓄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再如,王维《终南山》中的两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到底诗人与樵夫之间问答的结果如何,诗人不说,却令诗文更有吸引力。

一首好作品不仅立意深刻、构思严谨、手法多样,还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既不晦涩难懂,也能生动感人;既发人深省,又趣味浓厚。当然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就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比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完全就像大白话,既不晦涩,也不拗口,读完却令人赞不绝口。下面精选十首描写委婉的古诗词,读完意犹未尽,令人遐想无限。

1、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画面中心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2、如梦令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读者朋友可以继续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3、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颈联诗人大笔挥洒,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落日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此时此景,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更让读者遐想无穷。

4、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赏析:月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竟引起了作者无限的幻想,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对影成三客”,更令人遐想无限。

5、除夜对酒赠少章 宋代: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赏析:除夕之夜,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怜。一人吟诗,一人起舞,以互慰寂寞、穷愁,表现了两人相濡以沫的深厚友谊,写得情真意切,凄婉动人。全诗收放自如,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中透露出一丝亮光,正衬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却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思。

6、水仙子·舟中 元代: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赏析:这首元曲化用唐朝张继《枫桥夜泊》的意象,作者想象力丰富,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能力纯熟。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诗和雪缴缠”,真令人遐想连篇。

7、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赏析: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农家气氛已经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却要从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

8、画堂春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赏析:这首词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词人的经历让人唏嘘感叹,读者也一定浮想联翩,正所谓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9、鹧鸪天·别情 宋代: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赏析:作者描写别后思念之情,虚实结合,现实与想象融合为一。相见时难,别也难,但作者别后希望在梦里,依稀可见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是难以成梦。“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两句,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

10、西江月 宋代: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赏析:佳人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挽一个云髻,薄搽一点铅粉。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令人遐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