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泛舟:想赚大钱先要有,格局!
(2022-05-11 13:34:44)
标签:
公众号“股海泛舟88”股海泛舟 |
今年一月初和四月分别说了下2010年的市场。
1月初还配上了一幅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翻阅。
意思是春节也就是2月内会有一次反弹但是力度也就这样了。
随后呢?
会有一次下跌。
当时沪深300的2010年那波下跌,从最高点2009算起幅度差不多35.5%。
这次从2021年算起最大跌幅37.5%。
不知当时一月配上这个图的时候各位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没想到后面的跌幅也一样?
当时是还4万亿的债。
这次情况更复杂些,但最终波动都是殊途同归。
今天5.11日。
我们继续说说那次下跌之后的反弹。
为何反弹是两段式的。
第一段7月2日到9月初。
第二段10月1日后到11月中上旬。
因为第一段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比如游资、部分机构及有先见之明的资金。
第二段是纯机构主导。
为何机构不在第一段介入?
12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年初至今聊了几十家公私募及研究所。
绝大多数(95%)都说:数据没起来,数据不行,等数据起来。
这就是机构的风格。
不存在对错。
这就是为何跌时跌过头,涨时涨到飞。
因为数据在下跌的时候必然非常差,经济、行业、公司、甚至全球主要市场。
如此当数据尚未出现好转,机构的做法就是不买甚至跑。
越差越跑。
牛市时反之。
数据越来越好,他们越加越欢。
他们错了么?
一点没错。
因为手握百亿到几千亿的资金,你只能这么买。
行业都这么做,你为何要提前在数据不好的时候布局?凭什么?
但是有人这么做么?
有!
牛逼的游资。
顶尖的市场派机构。
就会提前布局,他们造就了2010年第一段上涨。
因为当时数据不好,主流机构不敢买。
到了9月底数据即将扭转。
机构入场。
造成了10月的井喷。
回到当下也是如此。
因为机构大多数不是市场派。
只有市场派才看资金流向和趋势。
机构是基本面派。
基本面派在震荡趋势中的投资都会滞后。
当4月底指数预判要见底了,经济数据才刚走坏。
当未来6月后经济底出现,数据回暖。
他们或许就在8月、9月开始加大买入。
此时或许就是新一轮的井喷。
市场就永远这么周而复始。
各路资金参与其中。
最终让整个市场的趋势及每一段的结构性机会都不同。
但又都相同。
至于指数是不是后面会有井喷。
我觉得会。
只是还需要往后一步步看。
整个市场的魂从4月底至今,带动了整个市场。
这就是杠杆效应。
每天十亿不到的量可以唤醒沉睡了几个月的市场活力。
维持人气。
他们不就是这个市场的英雄么?
去年十月给大家布置的躺赢承受了指数半年的下跌,也在近期开始盈利。
你们穿越了熊市的主跌浪,依然盈利。
先恭喜并祝福你们。
不少朋友来问我是不是做差价,是不是高抛低吸等等。
你们自己看吧。
这些都不在十月说讲的范围内。
是不是以后能做?
以后再说。
总之想赚大钱先要有,格局!
1月初还配上了一幅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翻阅。
意思是春节也就是2月内会有一次反弹但是力度也就这样了。
随后呢?
会有一次下跌。
当时沪深300的2010年那波下跌,从最高点2009算起幅度差不多35.5%。
这次从2021年算起最大跌幅37.5%。
不知当时一月配上这个图的时候各位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没想到后面的跌幅也一样?
当时是还4万亿的债。
这次情况更复杂些,但最终波动都是殊途同归。
今天5.11日。
我们继续说说那次下跌之后的反弹。
为何反弹是两段式的。
第一段7月2日到9月初。
第二段10月1日后到11月中上旬。
因为第一段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比如游资、部分机构及有先见之明的资金。
第二段是纯机构主导。
为何机构不在第一段介入?
12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年初至今聊了几十家公私募及研究所。
绝大多数(95%)都说:数据没起来,数据不行,等数据起来。
这就是机构的风格。
不存在对错。
这就是为何跌时跌过头,涨时涨到飞。
因为数据在下跌的时候必然非常差,经济、行业、公司、甚至全球主要市场。
如此当数据尚未出现好转,机构的做法就是不买甚至跑。
越差越跑。
牛市时反之。
数据越来越好,他们越加越欢。
他们错了么?
一点没错。
因为手握百亿到几千亿的资金,你只能这么买。
行业都这么做,你为何要提前在数据不好的时候布局?凭什么?
但是有人这么做么?
有!
牛逼的游资。
顶尖的市场派机构。
就会提前布局,他们造就了2010年第一段上涨。
因为当时数据不好,主流机构不敢买。
到了9月底数据即将扭转。
机构入场。
造成了10月的井喷。
回到当下也是如此。
因为机构大多数不是市场派。
只有市场派才看资金流向和趋势。
机构是基本面派。
基本面派在震荡趋势中的投资都会滞后。
当4月底指数预判要见底了,经济数据才刚走坏。
当未来6月后经济底出现,数据回暖。
他们或许就在8月、9月开始加大买入。
此时或许就是新一轮的井喷。
市场就永远这么周而复始。
各路资金参与其中。
最终让整个市场的趋势及每一段的结构性机会都不同。
但又都相同。
至于指数是不是后面会有井喷。
我觉得会。
只是还需要往后一步步看。
整个市场的魂从4月底至今,带动了整个市场。
这就是杠杆效应。
每天十亿不到的量可以唤醒沉睡了几个月的市场活力。
维持人气。
他们不就是这个市场的英雄么?
去年十月给大家布置的躺赢承受了指数半年的下跌,也在近期开始盈利。
你们穿越了熊市的主跌浪,依然盈利。
先恭喜并祝福你们。
不少朋友来问我是不是做差价,是不是高抛低吸等等。
你们自己看吧。
这些都不在十月说讲的范围内。
是不是以后能做?
以后再说。
总之想赚大钱先要有,格局!
后一篇:股海泛舟:情绪已经好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