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海泛舟:筹码交换的核心逻辑!

(2021-10-20 17:45:39)
标签:

公众号“股海泛舟88”

股海泛舟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超级机构的(主导市场的资金)筹码交换的核心逻辑。

这里涉及到一个赛道拥挤的问题。
为何市场会风格再平衡?
目的是什么?
就是资金采取不离场,但是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控制回撤幅度。
也就是主动防守。
说白了就是洗浮筹的阶段。

九月上旬碳中和整体赛道拥挤。
当时短中期估值都偏高。
且市场一致看好。
一致看好的后果就是市场中没有浮筹了。
你有大把钱也买不到。或者说一买就要飞。

怎么办?
拿出部分筹码开始砸,砸出去买消费、买医药。
然后造势。
各种跌到位了,底部了价值投资入场时。
然后确实涨了。
(1500元-2000元)
大众一看牛啊,连续涨了一个半月了。
扛不住了。
割!
割什么?
碳中和。
如此筹码就又出来了。
最典型的就是中游电池端。
宁德、欣旺达,机构资金一看有浮筹了。
买!
没事买。
买到没有浮筹,下次继续洗。
再找一个大众能认可的低位板块。
拉起来。
让大众把高位买的碳中和再割出来。
如此反复几次。
最后大众觉得,你玩我?我不走。
随后500?450?400?走不走。
割吧没戏了。完蛋了。各种经济数据都不行,万念俱灰,美国加息了。
走吧。
然后就是18年500的茅台。
你500割,必然不敢买。
涨回之前800都不敢买。
涨到造势了。全市场都沸腾了。
买回来。
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怪谁?

只怪自己没有定力。
这就是大机构的筹码交换模式。


看完记得点赞分享,关注股海泛舟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