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类)+学校”录取模式,96个专业志愿怎么填?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报志愿 |
“专业(类)+学校”录取模式,96个专业志愿怎么填?
最新消息!省招生委员会全体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印发,标志着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入了落地和实施阶段。新高考第一年怎么考?如何录取?快来一起了解下。
录取批次咋设置?
两个新变化
一是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列入本科提前批B段,与国家专项计划同时填报志愿、同时录取,实行“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避免调剂到考生不满意的定向就业地区。
普通类录取批次
普通类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等四个批次。
本科提前批分为A、B、C三段,分段依次录取。
本科批包括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普通类本科专业、地方专项计划、本科预科班等。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艺术类录取批次
怎么报志愿?志愿设置新变化
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由以学校为志愿单位变为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其中,普通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专业(类)+学校”志愿,艺术、体育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专业(类)+学校”志愿。
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仍延用现行的以学校为单位的投档方式。
优先从专业角度报志愿
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以往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更好维护考生利益。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类)相符前提下,考生直接填报到学校的具体专业,取消了专业调剂,从而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遗憾,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能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三是能够强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
报志愿注意选考科目要求
高校怎么录取?分数线怎么划定
高考录取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别划定本科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其中,普通类、体育类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
艺术类招生延续往年政策,不区分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统一编制招生计划,统一划线。录取办法
96个专业志愿如何选?
2020年高考数据仍有很大参考价值,但要注意物理组合和历史组合招生计划人数的变动,注意选科要求的因素。
(一)专业优先策略
按“专业+院校”的本质来说,就是专业优先的策略。这种策略适合于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的考生。
使用这种策略的考生志愿填报的具体方法为:
1.圈定自己的专业;2.列出开设自己专业的院校;
3.根据自己的分数圈定自己各梯度院校的范围;
4.根据自己对院校层次、地域要求选定院校。
5.按“冲、稳、保、垫”原则排定志愿顺序。
如果有考生有非某专业不学的意愿,使用这种策略就非常简单。但这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只选择一个专业就意味着自己能录取到更好的高校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对于多数考生而言,不会只选择一个专业,因此,如果选择多个专业,那就还得把各院校+专业进行一个排序,交叉排定自己最终志愿填报顺序。
(二)院校优先策略
针对我国大部分考生而言,很多考生基本没什么明确的专业意向,而更看重院校。那大家就选择这一策略。而且这一策略非常像“院校+专业”模式,也更为考生们熟悉。
使用这种策略的考生志愿填报的具体方法为:
1.根据自己对院校和地域的要求列出院校;
2.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圈定自己可以填报的院校;
3.在自己圈定的院校中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专业;
4.同样按“冲、稳、保、垫”原则排定志愿顺序。
使用这种策略的具体填报方式基本与“院校+专业”模式相同,只是在排序时复杂一些,原来是先排好院校顺序,再考虑院校内专业顺序。而现在需要院校和各院校专业综合考虑。
(三)院校层次优先策略
存在这样一种考生,他对院校、地域和专业都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只要求尽量上一个层次好一些的院校和专业,或者说能上什么院校就读什么院校,那就使用这种策略。使用这种策略的考生志愿填报的具体方法为:
1.根据自己的分数排位圈定院校范围;
2.在各院校中选择符合自己分数位次的专业;
3.按“冲、稳、保、垫”原则排定志愿顺序。
当然考生在真正志愿填报时不应该只单一使用哪一种策略,任何考生都得从录取分数最大化、院校专业可接受、地域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等多方面分析研判,才能真正填报出理想的志愿。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专业+院校”特别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选科符合自己所填报专业对学科的要求;
2.一定要注意没有“专业服从”看似是一件好事,但也让考生“冲”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3.一定要更注意拉开志愿梯度,没有“调剂”就意味着更多的滑档;
4.一定要注意没有本科批次就意味着对高校层次需要自己研判,别本可上原较好一本院校,却上了一个原二本院校;
感谢关注!欢迎转发!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