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27期(出版日期2022-5-17)

(2022-06-22 11:17:36)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征稿启事
课程辅导版(四川)

 《预言》拓展练习

                     苟大权

 

阅读何其芳的另一首现代诗《秋天》,并完成下列问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此句含有双重含义:一是      ,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表达渔人       的心情。

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请你参照对第一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幅画面总结出来,结构要求一致。

第一幅画面:农家丰收图

第二幅画面:                

第三幅画面:              

3.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大量的拟人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分别对应为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参考答案】

1.比喻   江面清澈见底    喜悦    2.渔人捕鱼图;少女思恋图。    3.BA“饱食”“ 气息,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C没有触觉;D江面冷雾,渔人归泊,满载白霜,说明时间不一定是中午)


创意奇崛  情感悲怆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浅析

路艳   

《金铜仙人辞汉歌》创意奇特而形象鲜明,含蕴深远而悲怆动人,交织着一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寄寓深远的意象 

诗的开篇写诗人触景伤怀,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宫殿内外,曾经车马喧嚣。此时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已空空如也。西京宫室,满目荒芜,桂树枉自芳香;青苔满地,凄凉之状不堪入目。

“东关”句,写铜人辞汉出关的画面,主观的情与客观的物完美融合。末尾四句写金铜仙人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撩人心神。 铜人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眼看着离故都越来越远。此时,抬头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明月,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声,心里百般滋味无法言说。

诗歌借“铜人辞汉”这一历史题材,成功地塑造了金铜仙人这一个物而人、物而神,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以景传情,寄寓深远。

时运不济的忧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在诗的中间四句重点描写了铜人离别时的凄婉情态。“酸风射眸子”“清泪如铅水”,点出了铜人离开时依依不舍的悲伤凄婉的情态描写,一个“酸”字,不仅写了风的寒冷与刺骨,其实也暗合诗人的心酸,将铜人苦涩与凄惨的主观感受写了出来。《新唐书·李贺传》记载,李贺是唐宗室郑王之后,年少成名,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却“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因为父亲名字避讳不能考取进士。故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在这里,诗人寄意铜人,以古伤己 。诗人借古事抒己情,表面上是叙述铜人辛酸凄苦的遭遇,其实就是李贺对自己穷困不得志的愁苦之情的真实写照,铜人离开汉宫的凄凉情态也正好暗示了自己身世之悲惨遭遇。“深刻奇幻,可泣鬼神”,《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对此诗的评价不可谓不精当。

新颖奇崛的创意 

李贺的诗歌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诗歌前四句写了历史的衰亡和汉宫环境的荒芜悲凉,为引出后文做铺垫,渲染了低沉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最后四句,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写铜人辞京,凄楚的感情上升到高潮,全诗进入更深广的境界。此时城外正值月冷风凄,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兰花衰枯,不仅是秋风肃杀对它摧残的结果,也是愁苦的情怀所致。接着诗人物我相通,情动九天,创造性地点化出全诗的神来之笔——“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赋予苍天以人格,说假如它有知觉,经历了这世间奇变,也该衰老失色;天本无情,尚且如此,何况有情的诗人呢?这里说金铜仙人处境艰难,情怀凄苦,其实寄寓着诗人内心的痛苦愁怀。此句因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被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

诗歌尾句写金铜仙人携带一个承露盘离开故都,铜人在凄清的月光下孤零零地越走越远,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犹如一支旋律低沉的乐曲,卒章舒缓,余音袅袅,使人感慨万千。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俯看竹子倒映水中、水波荡漾,仰观竹影凌空而上,一片生机。

B.三、四句写竹林小径所见,笋尖上挂着露珠,竹根快被青苔遮住,环境十分幽雅。

C.诗的前四句写竹子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为后面诗人直抒其志作了充分铺垫。

D.后四句转换笔法,描写竹子的功用,寄寓作者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怀抱与希望。

2.有人评价这首诗以一“喜”字贯穿全诗,你同意吗?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C(“直抒其志”错,这首诗是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

2.1)同意。在诗人的眼中,无论是竹子水中倒影的姿态,还是挺拔向上的状态,都充满了生机。可爱的翠竹,幽雅的环境,给诗人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感。诗人写竹,意在寄兴。诗人怀不世之才,自信中充满期许,渴望能像竹子一样被重用,济世报国,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喜”溢于诗中。

2)不同意。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虽然令诗人羡慕和感慨,但自己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于吟物之中寄托自己的失意,所以是明“喜”实“愁”,以乐景衬悲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随堂练习

刘金山

1.       李白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请简要回答为什么要采用“梦游”这种形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开头以瀛洲的虚无缥缈与天姥山的时隐时现作比,运用了什么手法其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天姥山真的比五岳、天台山高峻挺拔吗,诗人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人梦游的思路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的离奇景象依次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描写这些景象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诗人把仙境和仙人盛会描写得如此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盛大热烈,其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来万事东流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一句是多余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便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擅长想象和夸张的才华,随意挥洒,一吐胸中块垒。

2.       运用了以虚衬实的手法,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3.       现实中的五岳和天台山都比天姥山要高许多,可在诗人的笔下天姥山则是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是诗人梦中的山,应该是诗人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诗人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4.       月送入梦——海日升天——游山经历——渐入幻境——仙境洞天——群仙盛会——惊梦长嗟

5.       离奇景象:海日升天  天鸡高唱  怪石灵泉  奇花异卉  熊咆龙吟  重峦密林  彤云铺盖  水面迷蒙

作用:照应上文“天姥连天向天横”的雄奇气势;为烘托下文“仙境”的出现营造神奇气氛。

6.       反衬现实的黑暗腐败,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7.       此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暗含诗人徜徉山水的乐趣是最快意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

 

8.       从诗意角度看,末句似乎是多余的,可此句卒章显志,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



=============================================================================================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潮浪”文学社

  

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前身为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石室精舍,迄今已有2160多年的历史。

1904年兴办新学至今,学校坚持“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校训精神,坚持“传统·基础·创造”的办学思想,坚持“创建中国著名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中学”的办学追求和“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的育人目标,持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陆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等荣誉称号。

“潮浪”文学社成立于1999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学生自主办刊原则,把社团活动与选修课堂结合起来,从组稿选稿、刊物出版全部由社员自主完成,是一本反映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综合性校刊。

 

 高楼

         李子涵

 

你说你喜欢海啊!

期盼自由如海鸥,

可我们却被困在

­——高楼

 

你说你喜欢火焰!

向往热烈的舞台,

可现在却被困在

——高楼

 

我摘下眼镜,

一声叹息!

没有火把,

只有文字在荒漠中闪烁。

 

我看见,

人们被困在白色的高楼,

海水将空气卷出漩涡!

 

20224 

时间印象

 

袁毅

 

这座城市的天空是不会变暗的——这是我初到成都时最感惊奇的印象。

夜里,天空中厚重似铅的云层浸润了华彩的霓虹灯,幻化出诡谲的亮橙色。晚上,我常常上到空旷的天台,在带有都市夜晚气息的微风的吹拂下,位足凝望满天橙光很久。天台四周有很高的铁护网,将天空割裂成规整的方形,飞机上的航灯在一个个方格里跳跃,模糊成一条漂亮的光带。以前,从末见过飞机的我会因为看到飞机而心潮澎湃。但如今,这对我来说已经稀疏平常。或许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它可以使人的热情在空间里做着无可避免的递减,很多东西就会如泥沙般渐渐沉落河底。

这便是生活吧! 过去的我,不明白时间的意义,但忽然在一个时刻看见了校园内银杏树叶的飘落,看见时间在墙上留下的斑驳印痕,才开始思考时间对一个人的塑造。            

我想拜访挪威,体验那宁静峡湾和奇幻之光;我巡礼刚果,体验悬崖部落和无限草原;我想泰国旅游,体验街头美食和异域文化。 这些美妙的幻想寄托着对世界的期望, 充斥着我对世界的畅想,但在那些的我常常看不到点亮希望的微光而沮丧。这种迷茫时刻,唯一能做的,便是心中怀着信念,学会去沉淀好一分一秒的时光,脚踏实地,理想自然向着热忱的心奔跑。

当你想做什么时,就去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比如完成一次长跑,开始一次攀登,写下一份计划。时间与行动,会慢慢融合,直到酿成醇香的美酒。

因为生活的一点一滴在积累着破土而出的能量, 每一个时刻都像一面破碎的棱镜,将生活的光不断折射向时间的各个角落 。

时间的印象可分为两类,专注思考和回忆过往。前一类自然花掉大部分时光,而后一部分却在极微小时间里带来极大的感情体验。

很多贮存在我们回忆里的人就仿佛是天幕上的繁星,白天的时候你看不到它,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它们就一颗一颗地跳出来,跳到你的梦里。

你会忽然很想念一个人,就像从漫天星海中惊喜地发现一颗独特的星,可怎么努力都不能想起他的容颜,记忆里的他模糊得只剩一个影子, 或一双眼睛,又或者是一个笑容,但这美好也终将转瞬而逝,带着遗憾随着时间迷失在你的梦里,只留下无限的怀念。

我之于时间,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时间之于我,尚饱藏着无限可能。

202212

 新拾旧谈

孟雨欣

今生卖花,来世漂亮;今朝酿酒,来日芬芳。

——题记

清明祭祖,外公坟头的荒草又多出一大截。

雨后的山林,阴冷而潮湿,伴着林间草木的清冽气息。鞭炮声中,我看见售卖菊花的老伯把一丛丛鲜花卖给前来上坟的人们,又看见待他们走后,老妪又将墓前花一束一束拾回到了老伯的背篼里。

就这样,菊花就像道具一般,在坟头与背篼里反复流转,就如同这人间,日升日落之间有多少新人来到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悄然离开。

我们沿着湿滑的台阶下到了坡的底处,去看望长眠于此的亲人。外公已走四年有余,家中人为了生活每天自顾不暇,失去亲人的悲痛早已淡化,只有在这怀念亲人节日里可以收拾一下往日的回忆。我捡了一根长棍拍打着碍事的杂草,硬是半人高的荒草丛中辟出了一条道,可走过去的时候,还是被露水沾湿了衣衫裤角。墓碑上外公的名字静静的望着我们 。大家纷纷感慨到:“这坟头草长得真快,都这么高了啊! 几月前才拔净的,怎么又长出来了?”。

“年年岁岁花却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生命的流转中,我更加领悟到了这诗句的含意。 其实我们从未忘记逝去的亲人,但人世间纷纷扰扰很难静下心来去怀念些什么,于是曾经亲密无间的人,也会随着时间而不再占据我们心底里最重要的位置。只在偶然间回想起,曾经的他亲昵慈爱地唤着每一个人的乳名,朝我们微微笑着。再一回神,却只见山风萧瑟,哀草遍地 。

我们永不会忘记,与外公相处的旧日时光!

外公在世时,是个小小商贩。年少时因为会酿酒,所以开了间小副食店;年纪大了,就专心侍花弄草 。他的一生,贫苦而诗意。人常谓,今生卖花,来世漂亮。这竟无形中道出了新与旧的联系!我便替外公补上一句:今朝酿酒,来日芬芳。昔日在记忆里的酒香已经沉淀在时光之中,惟愿来日能酝酿出新的芬芳。

回首望,荒草几丈,青苔幽幽时光。酒香浓,故人何在,天涯漫漫遥寄。

20248  指导老师:吴潇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