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77期(出版日期2021-5-04)

(2021-01-19 09:07:04)


1277期(出版日期2021-5-04)

(四川版)课文辅导


王霞  风光雄奇壮丽  感情豪迈奔放

赵贵林  《湘夫人》随堂练习

朱耀照  从现代诗歌《春》中的人称代词说起


从现代诗歌《春》中的人称代词说起

朱耀照   浙江省浦江县第二中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要理解穆旦这首《春》,首先必须掌握“他”和两个“你”所称代的内容:“他”承前,指的是“绿草”;第一个“你”为启后,代“花朵”;第二个“你”,没有具体所指,用以启迪读者。在这里,诗人用全知视角写“他”,写“他”与“你”的关系,既展示自然春天的美好,又具“满园春色尽在眼底”的气势。

在现代诗歌中,人称代词往往有独特的意义。它最能体现诗人独具的匠心,另外也是读者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现就以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的课文为例,简述各类人称代词在诗中的重要作用。

1.第一人称:“我”在现代诗歌里出现频率较高。跟小说不同,它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的寄托物。它有时以己代物,有时以物喻己,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诗人情感。

郭沫若的《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宇宙的一切来吞了”,由第一人称“我”来代表天狗。通过“我”具有的强烈自我意识的大胆宣泄,以排山倒海之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具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特点的崇尚个性解放的“五四”精神。

2.第二人称:现代诗歌中“你”“你们”的出现,往往与抒情主人公构成对话情景,便于抒情主人公向对方的感情倾诉。

杜运燮《井》:“我是静默。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诗歌开头以第一人称“我”自述形式来表现井的品格。可到了第二节:“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引进了一个“你们”。 这里的“你们”,是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通过“我”与“你们”的对话,凸显“井”的献身精神以及高洁、自持的品性。

3.第三人称:在小说或散文中,“他(它)”作为作者全知视角叙述角度出现,能客观全面地展现社会生活。在现代诗歌中,“他(它)”也是作为诗人客观观察物的身份在诗中出现。然而面上冷静,内则波涛汹涌。

臧克家《老马》:“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用“它”称代“老马”。八句诗,诗人连用四个“它”,刻画老马的一俯一仰,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老马被迫驮着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的现象,如在眼前,挥之不去。在这里,第三人称“它”的巧妙运用,达到了其他人称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现代诗歌中,明确各类人称代词的特点,并能根据诗歌意境体会人称代词的妙处,对全面准确地解读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有着非凡意义。

 

 


《湘夫人》随堂练习

赵贵林(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

一、基础训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           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B.与佳期兮夕张         期:期限

C.将腾驾兮偕逝         偕逝:同往

D.时不可兮骤得         骤得:数得,屡得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眇眇兮愁予       愁:使……忧愁,使动用法

B.罔薜荔兮为帷       罔:通假字,通“网”,结,编织

C.辛夷楣兮药房       楣: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作门上横梁”

D.荪壁兮紫坛         荪:名词,荪草

3.对下列句意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罾何为兮木上:鱼网为什么挂在树梢之上?

B.夕济兮西澨:傍晚我渡到江水西边。

C.芷葺兮荷屋:用芷草覆盖荷屋。

D.将以遗兮远者:将要遗弃那个远行的人。

二、情境默写:

1.《湘夫人》中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以反常现象设问,突出表现人物内心失望和困惑的两句是:                      

3.运用起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的诗句是:                             

4.为了迎接湘夫人,湘君在寻找未果之后准备在水中盖一座房子并且以荷为顶的句子是:                             

5.写湘君苦苦寻觅湘夫人不得,感慨时光易逝,自己姑且从容逍遥的句子是:                                    

三、阅读理解:

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写湘君怀着虔诚的期盼徘徊在洞庭湖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B.湘君焦急地极目遥望,张罗陈设,但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到来。

C.湘君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听到了佳人的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

D.湘君绝望之余抛弃了对方所赠的信物,但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思相恋。

2.对诗歌艺术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通过描绘秋风劲吹、洞庭波涌、众木叶落的画面渲染了令人伤愁的环境气氛。B.诗歌以水边泽畔的香草暗示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用流水潺湲兴起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C.本诗善于用反常现象作比兴,如鸟萃苹中、罾为木上、麋食中庭、蛟滞水边等等都是。

D.本诗从景物到民情风俗、神话传说、宗教气氛以及语言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

3.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1.B(“与佳期兮夕张”中,“期”为期约,或约定、约会)   2.D(应为:D.荪:用荪草,名词作状语。)  3.D(应为:将要赠送给那个远行的人。)

二、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3.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4.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5.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三、1. C(应为: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  2. B(应为:诗歌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用流水潺湲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3.本诗通过描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所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表现相恋者虽会合无缘但彼此之间始终不渝的坚贞,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自己屡遭排斥、放逐的怨愤之情。



        风光雄奇壮丽  感情豪迈奔放

王霞(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次年从江夏往浔阳重游庐山时,作此诗寄卢虚舟。

本首诗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抒怀述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我本就像楚狂接舆那样的人,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痴迷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出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要像楚狂那样游诸名山过隐居生活。“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写诗人离开武昌到庐山。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第二部分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三句,写山景鸟瞰: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分外明媚绮丽。这三句写庐山的雄奇瑰丽。“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这三句是细描,“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这二句是总摄庐山全景。在此,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四句是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大自然之美激发了诗人无限的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第三部分描绘想象中的仙界。“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二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二句,写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二句,写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据《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李白在此反用其意,用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本诗以大手笔描绘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寄托情感,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