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2015-06-15 22:00:15)
标签:
育儿教育 |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125YWX-2364 |
课题名称 |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
负责人 |
贺媛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延安慧泽小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2015年1月份,本课题正式通过立项申请,随之开始进入课题研究,在2、3、4、月的实践与研究中,本课题取得下列进展: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 一直以来一年级的拼音教学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一年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有的学过单韵母和声母,有的没有学过,单韵母也不会读,学生的水平差距较大。已经会读的会写的就不会认真上课,在课堂上说话,搞小动作影响课堂纪律。而不会拼音的同学想认真听也集中不了精神,他们年纪小不能自我约束,所以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多年的教学当中发现学生对二声和三声特别容易混淆,一些字形相近的声母如“b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开放教学要求学习者应当具备符合自己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种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是最好的。”根据教学“个性化”的原则,教学中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以发挥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特长,以利于独立个性的发展。学生对拼音字母的形状、发音,都有自己的理解。学了书上的识记方法之后,让学生想一想: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热情高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等多方信息,都在五花八门、生动有趣的顺口溜中体现出来了,如: 阿姨梳头ɑ ɑ
ɑ 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为学生创设了表现自身创造才能的机会,把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激发出来,把他们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智能开发出来。我认为,学生的创作比教参上提供的内容更有童趣,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 2、把拼音融入游戏活动中。 汉语拼音本身是抽象、枯燥的。把拼音学习融入孩子喜爱的游戏活动中,如:“送信”、“摘苹果”、“找朋友”、“拼一拼”、“看口形猜韵母”等。为了让拼音游戏能走进孩子的课外生活,成为孩子们课后、饭后、回家后的选择,我用拼音卡片编制了一套“打牌游戏”,孩子们对“打牌”的热情极高,效果理想。游戏方法如下: 这套游戏综合性很强。既有利于区分声母韵母,熟练拼读方法,又有利于建立拼音和词汇的联系。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熟练拼音。游戏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我把游戏分成以下三类:单音识读;声调方面;声母、韵母与拼读教学。(详见材料二)至于使用的形式,游戏的时机以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因课不同,因人而异,还要靠老师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尝试,去琢磨。一句话,只要教师有一颗童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再枯燥再乏味的内容也能在“玩”中学会。 二、提高拼读能力,巩固教学效果。 1、让教室会说话。 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欲求,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优化学生的学习觉悟和学习行为。为了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我把“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去看和读。,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在课外阅读中提高拼读能力。 学习拼音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认字看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注意及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并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了一批图书给孩子,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品尝到学习拼音的甘甜,享受成功的欢乐。同时孩子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要让学生学会查字典。这是最管用的正音工具。查字典的过程也是在复习拼音。我们班的学生学会查字典以后,学习积极性日益浓厚,自我正音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三、培养学生拼读兴趣 学会拼读音节是学生在整个学拼音阶段最要达到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拼读方法后必须通过大量的练拼才能达到熟练拼读的效果,而练读的过程是枯燥的,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拼读的兴趣和习惯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设计奖励机制 要让学生熟练拼读,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一些音节让学生练习读,两天后就到老师那里读。开始的时候学生积极性不大,后来我就对让读得好的就在课前请到教坛上读当小老师或范读或领读,读完了就奖红花给他们。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个个不甘示弱,争着当小老师,课堂学习气氛浓烈,效果非常好。这样一来学生读拼音的积极性马上调动以来。有些同学一看到老师就拿着拼音纸要读拼音,而一些不会读的同学也会拿着拼音纸请教老师或同学。慢慢学生读拼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拼音也越读越好。 2、努力提供拼音机会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存在的困难:1、学生遗忘性比较大;2、个别内向的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解决办法:1、加强训练;2、关注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
||
能否按期结题 |
尽全力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