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成功原因初探

(2020-03-28 10:56:54)
标签:

韩寒

成功

探讨

提起韩寒,“天下谁人不识君”。然而,正如人大某知名教授所说,韩寒既没写出像样的小说,也没写出像样的散文。如果按照传统规范的语言艺术和美学标准,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可是,韩寒还是成功了,且是大大地成功。既是成功,就有原因值得探讨和分析。

韩寒于1982年出生在上海松江,一向无拘无束。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6岁去镇上念小学。读小学时,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比起同龄人,他相当地早熟,开始读课外书,而且嗜书如命,常常看到半夜,为他日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上初中时,他开始对人生成功计划和安排,有着自己的思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无书不看,唯中外名著不读”。为的就是避免日后他的文风和别人一样。而且生性不爱受困,常常违反班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偶然一次长跑比赛捧得冠军,他作为体育特招生进了市重点高中——松江二中。每天上课看书,下课看书(当然是课外书了),图书馆的书更是被他看个遍。中午边啃面包,边看“二十四史”。如果没有这么多知识积累,他要获得这么大的成功,是无法想象的。

在松江二中读书期间,发表过一些文章,作文比赛也获得大奖,渐渐小有名气了。但当有记者问及他的学科成绩时,校方感到很难为情,多门功课挂红灯,不及格。为此校方特地为他开小灶,单独辅导,然而成绩还是提不上来,师生双方都感到很累。韩寒领悟到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合自己,于是没等毕业就主动退学了。

可以看出,韩寒也想通过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渠道,获得成功。然而发现这些不适合自己,很累,等于“穿着棉袄洗澡”。于是他决定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他书看得多了,自命博古通今,加上性格里叛逆因子太多,所以他的文章从来都有攻击性,并且产生许多创见。敢笔伐资深语文老师,敢在书里找错误,甚至教材也被他找出不少。虽然可能讨人厌,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风格,而且很享受自己的风格,渐渐地水到渠成,下笔如有神了。

他的风格就是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特立独行,而且玩得风生水起。譬如他文中有句话:“才华横溢,灵气竖飞”。“灵气竖飞”就是他的独创。如果出现在学生作文里,老师肯定打叉,扣分。然而出现在韩寒的文章里,就成了他的风格特点,点赞。有家长会说,我也让孩子独创词语,早点成功。笔者要说,这不可取。我要问,你的孩子有韩寒丰富的知识积累吗?有韩寒犀利灵动的文笔吗?有韩寒自成一家的创见思想吗?这就好比放风筝,不管风筝怎么飘动,或左或右,或东或西,但这根线牢牢地攒在他的手心里,不致失控。一般人模仿跟风,只能乱成一团,如能通过传统渠道成才,何乐而不为呢?何必邯郸学步呢?

韩寒成功了,但这个模式不值得推广,也不值得广大学生模仿。因为正统、传统是社会的根基。有人说韩寒是“当代的鲁迅”,笔者不赞同。因为鲁迅的文风毕竟很正统规范,是真正的大师。而韩寒只是一个玩文字的天才,他的成功在此,他的局限性也在此。

2020.3.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