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15-06-10 08:23:1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研究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柳林中学课题组

                                      (125YWX -2267)

     结题报告摘要: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富,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以此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各种素质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古诗文的学习、背诵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语文素养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背诵不仅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唯有善于背诵,勤于背诵,养成背诵的好习惯,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说起话来,才会妙语连珠。学生们自然就能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一、研究背景:

    1、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富,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以此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我们曾听到的,读到的和我们所欣赏过的事物,随时可以应用,那我们便会显得多么有学问啊。”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各种素质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古诗文的学习、背诵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语文素养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背诵不仅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唯有善于背诵,勤于背诵,养成背诵的好习惯,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说起话来,才会妙语连珠。学生们自然就能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2、语文课标明确规定50篇优秀古诗文为必背篇目,相关试题在初中毕业考试中占有一定分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对古诗文学习、背诵兴趣不浓。笔者对本校九(2)、(3)班7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喜欢学习,背诵古诗文的学生仅占2%;对古诗文学习态度一般者占23%;对古诗文学习不喜欢、只背诵老师规定篇目者占46%;讨厌,不主动背诵者占29%。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颇为棘手。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多以单纯讲解为形式,进行“灌输式”教学,致使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不浓,背诵不过关。学生人文素养没有得到提升。

3、因此有必要重视学生古诗文的背诵研究,通过对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途径的探索,以期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逐步理解古诗文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通过对古诗文背诵有效途径的探索,也使教师能逐步转变教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概念界定:

   背诵策略:本课题所指背诵策略,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目的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研究原则:

     1.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相结合原则。新课程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线和中心,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2.接受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原则。在古诗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共存的,二者应该结合,尤其是当前推行新课程和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更要体现这一原则。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来促进概念的学习与转化。

五、研究目标:

      1.探索”初中学生课内古诗文背诵“教学的有效方法。

      2.将经验升华为理论智慧,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形成论文。

      3.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研究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以建构筑主义理论指导语文学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提出初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策略的研究,以期把握语文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态度和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策略的研究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清晰识记古诗文内容,理解古诗文内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促使教师业务水平、理论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

   具体内容为:

1.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初中生古诗文背诵现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通过开设课堂研究课,对不同篇目古诗文背诵进行尝试,分析,总结古诗文背诵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古诗文学习效率。

3.通过教师课题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改进古诗文背诵有效途径的实施方案。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了解教科研动向。

2.调查问卷法:

通过调查学生在古诗文背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究更适合学生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行动研究法:

进行课例研究,用“两实践”、“两反思”的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

对搜集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全面、完整的归纳总结。以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形式进行呈现。

八、研究措施:

   准备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

1.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教科研前沿动向。

2.设计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通过调查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

   实施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

 1.根据制定的“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重点在九年级三班进行实验,研究内容分开设课题研究课、课题研讨和参加课题交流活动三部分。(共开设两节课题研究课)

2.请本学科教师配合听课评课,听取教师对课的评价,特别是对“古诗文背诵有效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3.积极参加本校的教科研活动和市县教科所组织的有关课题研究活动,与教师交流课题研究心得和方法。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改进古诗文背诵的策略。

  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书写结题报告。

九、研究成果:

经过几个月的课题准备,课题初步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和研究的总结,完成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预期结果,其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对《新课称标准》、《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案例解读》、《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引导》等理论书籍的研读,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2.通过对九年级学生关于在课内古诗文背诵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的交流、调查、统计、分析、研究、设计制订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两次背诵指导课的实践,及课后不断的与语文老师们交流、探究、课后反思,逐步优化了自己的教学,提升了自己对古诗文背诵指导教学的技能与技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经过几个月的课题研究活动过程,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过程的研究,最后形成了研究论文:“浅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的教学策略”

 5.经过这一过程的研究,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科研水平。

 6.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背会指定内容。

 7.学生审美情趣逐步提高,背诵能力逐渐提高。

 8.经检测,学生古诗文背诵,默写方面笔试成绩普遍提高。

 9.学生古诗文学习出现前所未有的劲头,经检测,古诗文部分知识  掌握、理解能力均有提高。

十、困惑与反思:

    在几个月对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策略的研究中,自己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清醒的看到自己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

1.调查问卷设计还不够全面,有的问题的设计不能正对基础、学情不同的学生。

2.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不能只看背诵多少篇目,重在理解、应用。不能只看学生成绩,要多角度进行分析。

3.研究过程较为仓促,研究心得有待于整理;教师要勤写教学心得、体会、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理论水平。

十一、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周小山、严先元编著2006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