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佳泉之—
“崇祯通宝”背“新钱”
和“崇祯通宝” 背上“星”
“崇祯通宝”,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1644年)始铸。《续文献通考》载∶天启七年12月,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不必刊户工字样。钱文真(楷)书,通宝之"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计有小平、当二、当五,和当十型四种。小平钱径一般2.2~2.6厘米(实测最大径2.6厘米),重约3~6克;当二钱径一般2.7厘米,重3.7克;当五钱径3.3厘米,重6.2克。南都钱较轻。
其间的轻重没有什么规律。钱文"崇祯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对读。钱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马图形,俗称"跑马崇祯"。小平、折二、折五钱背文繁杂混乱,有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记局兼记值、吉语钱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其中以光背及记地小平钱为多见。
1、现展示一小平“崇祯通宝”背“新钱”,见下图:

正面钱文为“崇祯通宝”四字,对读。字体为楷书。背面为穿上一“新”字,穿下一“钱”字。“通”字中的甬部为开口,两点通。“宝”字虽为楷书,却明显有隶书特色,繁体“宝”字的贝部为方贝,标准“八”字,这也是明钱“宝”字的普遍性。材料为黄铜质,铜质熟旧。似有鎏金的痕迹。
直径:23.62-24.11
mm 厚:1.13-1.35 mm
穿:4.24mm
重:3.95克
在华谱上,展示的是“崇祯通宝”背“新钱”为户部新钱局样钱,并被标注为“仅见”,定为二级,价10000元。(参见华谱《中国古钱大集》P1083)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展示的,与华谱上展示的不太一样,一是尺寸小些,(华谱上为25 mm左右。二是“通”写法不一样,这里“通”字中的甬部为开口、两点“通”,华谱上是“通”字中的甬部为拐三角、单点“通”。
2、 现展示一小平“崇祯通宝”背上“星”,见下图:


正面钱文为“崇祯通宝”四字,对读。字体为楷书。背面为穿上一“星”形,。“通”字中的甬部为开口,两点通。“宝”字虽为楷书,却明显有隶书特色,繁体“宝”字的贝部为方贝,标准“八”字,这也是明钱“宝”字的普遍性。材料为黄铜质,铜质熟旧。似有鎏金的痕迹。
直径:24.05-24.30
mm 厚:1.22-1.33 mm
穿:4.29mm
重:4.05克
在华谱上,有展示。(参见华谱《中国古钱大集》P1071)但值得注意的是“通”的写法不一样。
请泉友们鉴赏斧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