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泉界一兵
泉界一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23
  • 关注人气:1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国虎头中型“磬币”

(2016-01-13 16:31:20)
标签:

虎头中型“磬币”

战国

杂谈

      战国虎头中型“磬币”

 “磬(qìng)币”泉界又称之“桥币”或“铜璜”的一种珙似糨弓又像桥形的小青铜器物。

  目前发现的“磬币”有两种:一种整体为“磬币”或桥状平板,无纹饰一种两端作兽头状有图案纹饰或文字其宽度约为2030毫米两端直线距离约为70110毫米大量出土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墓葬或窖藏出土时一般是成摞压叠放置或与钱币位置相连。近年陕西曾出土数批。

   现展示一战国虎头中型磬币,见下图:


 

      http://s4/bmiddle/005RZLk5gy6YxurWfjt53&690

 

 


              http://s12/bmiddle/005RZLk5gy6YxusFLjJ7b&690

        

      正背面的图案基本一样。

 

   宽:81 mm -93 mm     高:23mm-32mm

   厚:7.43-8.68 mm      重:35.66

   

         

  对于“磬币”是不是币?早在清代,泉界就有过争论。《金石索》指出:此钱如磬,相传为压胜钱。(“磬”为先秦前的一种打击乐器。)《古今钱略》称其为奇品钱。以前有一些泉家认为考无实据,未予认可。丁福保先生在《古钱大辞典》中,将磬币与良金钱牌等并列为古代铜器、谓其非币也,不宜收入钱谱,今存之欲明其非币耳。

 近年又出现了新的争论,对丁福保先生《古钱大辞典》的观点提出怀疑,丁著《大辞典》在将磬币列为非币的同时,把良金钱牌也列为非币古铜器,而在对近年出土钱币的考证中,良金钱牌作为楚国货币已为泉界所共识。

 认为“磬币”非币者提出的另一理由是:古代钱币应有文字,无文字即非货币。但“磬币”是一种早期货币,早期货币中铜贝、玉贝均无文字。从生产工具向货币过渡时的无文大布,(空首布),其钱币功能也是泉界公认的, 那么,“磬币”因无文而被排出币的行列,似乎不公平。(目前已经发现有文字的“磬币”了。)

 近年来,“磬币”的成批出土,也给磬币非币说带来很大的冲击。有关报告中的“磬币”成摞压叠在一起与钱币位置相连,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压叠成摞与钱币放在一起,正是古代人以钱币陪葬的一种礼俗。

 还有人将磬币称之为铜璜,因为其形状与玉器“璜”相像。而“璜”是一种礼器,也是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的随身饰物。“玉璜”是礼器,所和“璜”相像的“磬币”就只能是礼器而非钱币。但从中国古代钱币演变进化的历史来看,中国古钱的主体形式——方孔圆钱,其前身的圆孔圆钱,称之为“圜钱”。圜钱起源于“玉璧”,而“玉璧”也是一种礼器。但燕国的明化钱,秦国的“一珠重一两十四以及字钱,字钱等都是目前泉界达到共识的钱币。

 当然关于“磬币”的功能、性质、国属等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考证的地方。

  

  请泉友们鉴赏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