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通宝”及考

标签:
“天圣通宝”北宋太平天国杂谈 |
“天圣通宝”过去大部分钱谱没记载。
在丁谱中,只记载了二种“天圣元宝”,并说明:宋史,天圣元年铸,“天圣元宝”有篆真二体并有铁钱。(见历代古钱图说 P八十七。)
而据说,宋史的《食货志》编得比较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它对“天圣元宝”有详细的记载,而对“天圣通宝”却出现遗漏,这样可能性比较少。
另外,从形制上看,“天圣元宝”是旋读,如果要铸“天圣通宝”的话,应该说采用旋读的可能性要大些,因为这有利钱币的流通。再从字体上来看,而许多泉友也是从字体上与华谱上所记载“天圣通宝”进行比较后(见华谱P1872),才认为不属于太平天国的钱币。从而认为是北宋天圣钱。但如果,再把这枚钱和“天圣元宝”的字体进行比较的话,客观的讲,应该是差别更大。(我把二种“天圣元宝”钱币也在附录中列出。以方便大家比较。)无论是“天圣”二字还是“宝”字都是明显的不一样。而从文字的写作风格,更是相差甚远。“天圣通宝”与“天圣元宝”相比,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当然是“元宝”钱大大强过“通宝”钱了。而对“通”更是疑问太多,翻开任何一本钱谱,查看宋朝的钱币,可以讲,找不到象“天圣通宝”这样写法的“通”。宋时的“通”无论真书、隶书还是草书都没有这样的写法。而相反,我们在明和清的钱币里却仿佛看到了这样写法的“通”的影子。收藏钱币的人,都知道的这样的一件事,在先秦以后的钱币中出现小篆必假无疑。那么现在在北宋的钱币上出现类似明、清的写法,难道不是十分的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