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圣通宝”及考

(2015-12-10 18:37:28)
标签:

“天圣通宝”

北宋

太平天国

杂谈

        “天圣通宝”及考

 

“天圣通宝”过去大部分钱谱没记载。

    现展示一“天圣通宝”,见下图:

 

        http://s15/bmiddle/005RZLk5gy6XFodrgtw1e&690


         http://s9/bmiddle/005RZLk5gy6XFoau44w98&690

      

    直径:35.08-35.44  mm   厚:1.82-2.08mm   

 

 穿:7.90mm     重: 13.99

 

 钱文“天圣通宝”为直读。此为当五型大钱。铸工一般。铸工较为粗糙,但基本做到周圆廓正,地章平坦,穿口干净。此钱币面廓窄小。锈色较浅。

在丁谱中,只记载了二种“天圣元宝”,并说明:宋史,天圣元年铸,“天圣元宝”有篆真二体并有铁钱。(见历代古钱图说 P八十七。)

而据说,宋史的《食货志》编得比较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它对“天圣元宝”有详细的记载,而对“天圣通宝”却出现遗漏,这样可能性比较少。

另外,从形制上看,“天圣元宝”是旋读,如果要铸“天圣通宝”的话,应该说采用旋读的可能性要大些,因为这有利钱币的流通。再从字体上来看,而许多泉友也是从字体上与华谱上所记载“天圣通宝”进行比较后(见华谱P1872),才认为不属于太平天国的钱币。从而认为是北宋天圣钱。但如果,再把这枚钱和“天圣元宝”的字体进行比较的话,客观的讲,应该是差别更大。(我把二种“天圣元宝”钱币也在附录中列出。以方便大家比较。)无论是“天圣”二字还是“宝”字都是明显的不一样。而从文字的写作风格,更是相差甚远。“天圣通宝”与“天圣元宝”相比,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当然是“元宝”钱大大强过“通宝”钱了。而对“通”更是疑问太多,翻开任何一本钱谱,查看宋朝的钱币,可以讲,找不到象“天圣通宝”这样写法的“通”。宋时的“通”无论真书、隶书还是草书都没有这样的写法。而相反,我们在明和清的钱币里却仿佛看到了这样写法的“通”的影子。收藏钱币的人,都知道的这样的一件事,在先秦以后的钱币中出现小篆必假无疑。那么现在在北宋的钱币上出现类似明、清的写法,难道不是十分的奇怪吗?

    再从铸工上看,“天圣元宝”, 铸工非常明显比“天圣通宝”要好。前者的文字大小适中,排列均匀,而“天圣通宝”的“通”偏小,而“宝” 偏大,给人不协调的感觉。如果是同时代的产品,应该不会出现这样大的工艺区别。

    总之,把“天圣通宝”认定为北宋“天圣”年间所出,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那为什么“天圣”年间没有出“通宝”呢,是不是另外有原因,比如,有网友提出天圣年间通字犯忌等,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那这枚钱币,应是出自何处呢?可能有三:1、有可能是太平天国出的另外一个版别,华谱里提到材质是黄铜,而这枚显然不是;2、现在还不知道的人(应该是明、清年间)所铸;3、是有网友提到“此泉老仿”。这也是十分可能。因为毕竟存在着许多疑问。

 附录:

 “天圣元宝”

 1、             篆体


         http://s12/bmiddle/005RZLk5gy6XFoUGeUPeb&690

       

        2、             真体


         http://s9/bmiddle/005RZLk5gy6XFoZyZ0k88&690


     请泉友们评论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