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元通宝”背“太平蓝大王”

(2015-04-05 19:41:24)
标签:

“开元通宝”

会昌

背“太平蓝大王”

杂谈

    “开元通宝”背“太平蓝大王”

   “开元通宝”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逐渐扩大的产物。

    唐朝(公元618—907年)承隋之后,又重新恢复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时,封建地主经济与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均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当时的货币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汉五铢钱在隋以前已流通了七百多年,其间历经盛衰,大小轻重已无统一标准,即使隋五铢也有大小多种样式,至隋末战乱,社会上薄小劣钱大量出现。再加上前代周、齐、梁旧钱的流通,则通货之状况极度混乱。为适应其统治需要,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着手整顿货币,颁诏废五铢钱,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而其后唐太宗于公元626年8月即位后,励精图治,审慎地调整了统治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国家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之后的唐高宗在公元650年接位,到公元684年传到中宗、则由武则天垂拱,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登基,玄宗在位44年,在他统治前期的开元年间,唐朝进入极盛时期,是唐朝高度发展的黄金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在农业方面,均田制的推行,使耕地面积扩大,百姓生活殷实富足,府库充实。在城市中,商业兴旺,交通发达,很多城市都设邸店,为商人服务,并出现了原始的汇票“飞钱”(或称“便换”)和信用机构“柜坊”.当时商品交换活跃、钱币收支频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唐代冶炼技术取得新成就,全国有168个银、铜、铁、锡冶炼所,金属器物以捶击与浇铸制为主,运用了切削、刻凿、焊接等技术。这中间经历了一百三十多年。

 

    同是唐的“开元通宝”钱,我们可根据钱文书写的不同和其他制作上的特征,来区分它们的铸期,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

    早期“开元通宝”是指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至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的铸币,(这之间有九十余年,当然也有许多年号,如:贞观、永徵和武则天的天授、神功等,这些年代也铸过钱,但以前对此研究的比较少,听说现在有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这在钱币的研究方面应该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特点是:制作规整,文字轮廓纤细挺拔,字体偏小,“元”字第一笔短,“通”字走部三点不连,“宝”字贝部中间两划较短,与两竖不连。

    中期“开元通宝”是指唐玄宗开元元年至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的铸币,(这中间又有一百二十多年)特点是:制作规整,字体偏大,“元”字第一‘笔较长,“通”字走部三点相连,“宝”字贝部中间两划较长,接近两竖。钱背或有纤细的星、月纹。

    晚期“开元通宝”是指唐武宗会昌四年以后,至哀帝天祜四年(907年)的铸币,这时期唐已经开始走向没落了,在钱币铸造也表现了出来,特点是:钱体趋小,制作漫漶。另外,钱背多铸有地名或“会昌”年号的简称“吕”字,背文位置很不规矩,深浅不一,钱背或有粗犷的星、月纹饰。

    同样是唐会昌以后铸的所谓会昌“开元通宝”钱,这一类钱总体而言,“其貌不扬”,但其中一样有珍品、别品,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开元通宝”背“太平兰大王”、背“兰”和三朵如意云纹,均属压胜类弧品,而“开元通宝”背“永”,是陕西永州铸造的记地钱,不仅存世稀少,而且属于纲要类钱币,应该给予重视,这些钱的文物定级都应在二级以上。

    现展示一会昌“开元通宝”背“太平蓝大王”,见下图:

 

    http://s7/bmiddle/005RZLk5gy6RgiAFXFA36&690

    http://s9/bmiddle/005RZLk5gy6RgiBqILS08&690

    直径:42.03-42.19mm    厚:2.49-2.95 mm  

    穿:9.80 mm    重:23.45克  

 

    此钱币的钱文“开元通宝”四字,比较全面的继承了早期“开元通宝”的写法,繁体“开”的“门”上二横与竖不连接,是开口的,“通”上“三角”为开口,走部三点不连接,“元”第一横为短,左挑“元”,“贝”内二横短,与边不相连接。观钱体,铸工精美,周圆廓正,文字挺括,精深,清晰。边廓坚挺,地章平坦。唯一不足的是“太”左边的这一“撇“只有一半,也许世界上的事情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十有八、九都会有遗憾吧!再看锈色,钱体布满浅绿锈,在绿锈下面可以观察到黄黑铜皮,应是干坑出土后,把玩过。边缘轻微磨损露出的铜色,显示出熟旧并精良铜质。在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钱币边缘加工的粗糙痕迹,显非现代工艺所为。此钱币与附录展示的属于同一版本。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两钱币廓上的缺陷都是同样。

 

    附录:拍卖品

    http://s14/mw690/005RZLk5gy6RgiS1BDLcd&690

     
开元通宝(太平蓝大王)

      类别:古玩杂项

      编号:DP130137-3

      规格:直径:4.1cm,方孔长:0.6cm

      价格:49万

      收录时间:2013-01-25

      上海成昊古董拍卖

 

 

     请泉友们鉴赏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