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汉奇珍----“大泉五十”背“黄帝陈”

(2015-02-06 21:18:52)
标签:

“大泉五十”

背“黄帝陈”

杂谈

   西汉奇珍----“大泉五十”背“黄帝陈”

 

    “大泉五十”背“黄帝陈”是西汉王莽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

  钱币》报2014年5月下旬和 9月上旬就“大泉五十”背“黄帝陈”钱币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该泉的有关情况。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以供泉友了解欣赏。

   “大泉五十”背“黄帝·陈”宫钱,是王莽利用钱币大肆进行“谶纬”活动,篡夺西汉皇帝宝座的重要见证物。所谓谶纬,是谶记和纬书的合称,充满荒诞、迷信的色彩,用以骗取人们的信任。王莽也是个对谶纬活动十分重视的人,为了篡夺西汉皇帝的宝座,曾大肆在其铸造的钱币上去“劉”姓化做文章。王莽因对西汉“五铢钱”(图2)以及“三铢”钱 中的“金”字,有繁写“劉”之“卯”、“刀”、“金”的色彩,倍感不爽,便千方百计地将其废除。他的《王莽传》说得明明白白:“今百姓咸言皇天格汉而立新,废劉则兴王。夫‘劉’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于是,他利用托古文字和钱币形制的办法,通过进行所谓的四次币制改革,大肆“去劉兴布泉”。

     该宫钱上王莽自号“黄帝”,其“陈”字又是什么意思,而“陈”与他王莽又有何干系呢?我们从王莽的《自本》中找到了他的自圆其说:“黄帝姓姚,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恒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二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建孙安为济北王”。王莽这前三代后五代,七大姑、八大嫂的绕口令,不说时下的老百姓听不懂,就连文人也会被弄得晕头转向。笔者经过反复查阅史料才搞明白,按现代时髦的话说是将王莽自己与黄帝“远程连接”,这也太远程了:黄帝的后人、尧帝伊放勋的女婿姚重华(舜帝),曾居妫汭(今山西永济县南),其后人以妫为姓。周初时,武王封舜的后人为胡公,名满于陈国,即陈胡公满。春秋齐恒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国厉公之子完,即陈完,因陈国内乱,他逃到齐国,被恒公任为掌管百工之官“工正”,赐陈姓以为田姓,即田敬仲。其后代逐渐强大,传至田和。齐简公时,传到田敬仲的后人田乞,田乞死后传到田常,田常杀掉齐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齐相。后来田姓家族族长田和,通过贿赂周王国国王姬骄封其为齐国之君,姜姓齐国灭亡,史称“田氏代陈”。至此,王莽又怎么扯到了自己的“王”姓呢?他的《自本》中接着说,田和之后的田地时,秦王嬴稷欲与田氏齐国瓜分东西世界,让田地当东方的大帝。为了不刺激其他国家,田地取消了帝号,仍称“王”,但后来还是为秦国所灭。秦朝末年项羽建立西楚霸王后,封其部将田安为济北王,封国博阳(今山东长清县),后齐人因此称田家为“王”姓。这就是王莽称其为黄帝之后的由来。 
    此外,王莽还围绕该“大泉五十”背“黄帝·陈”宫钱的主旨,为其篡汉的正当性大肆造势,组织文人墨客,为其歌功颂德。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王莽时任校书天禄阁大夫,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中说,杨雄在不得已的环境下,用隐晦的笔法写了《剧秦美新》,文中所称王莽圣配五帝,名比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开天辟地等等,但他却没有写王莽是真命天子,去称颂王莽拯救汉室的功德,实际上是直言戏虐王莽,后来以事受到株连而自杀。可见杨雄的《剧秦美新》一文,是对王莽“大泉五十”背“黄帝·陈”宫钱的莫大讽刺。

     此大泉五十背“黄帝陈”,虽然没有星斗文,却有黄(穿右)、帝(穿左)、陈(穿下)三个篆字,与面文大泉五十皆为悬针篆。
  悬针篆是小篆的一种,也称垂针篆,是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划收笔出锋,像钢针一样悬起。王莽时的铸币,有几种书体都是悬针篆,王莽的“十布”货币、货泉都有悬针篆,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比较典型的悬针篆钱文是王莽的货布和大布黄千。

    此大泉五十背“黄帝陈”,钱文也属王莽的悬针篆,此币面文穿左的“十”字尤其明显,皆连穿接廓,“大”字一横两头起笔收笔皆出锋如针,及“十”一直收笔出锋如针;穿下的“泉”字起笔非今常用的一撇,而是一点接穿,左右翘起的两笔上翘,也有出锋如针的意味,只是穿右的“五”字,因呈“8”字型,笔划未见出锋如针;此币背文穿右的“黄”字及穿右的“帝”字,两字的下半部笔划出锋如针,穿下的“陈”字,应为周武王封舜的后代于陈而来。整体看,此币钱文为悬针篆,浑然一体,既有神韵,又具美感。

    以上均摘自《钱币》的有关的文章,在此深表感谢。

    下面展示一“大泉五十”背“黄帝陈”。见下图:

 

      西汉奇珍----“大泉五十”背“黄帝陈”

 



       西汉奇珍----“大泉五十”背“黄帝陈”

    直径:27.97-28.15 mm   厚: 1.56-1.68mm  

    穿:7.25mm  重:6.25克

 

  

 

   附录:

      西汉奇珍----“大泉五十”背“黄帝陈”

     直径27.88mm1.65mm7

    2011年上海拍卖会上,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会长陆昕力夺此宝,最后以4.4万元成交,创宫钱类拍卖历史记录。

   

     请泉友们鉴赏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